201 二戰日軍寶藏(五)(1 / 2)

老人滔滔不絕地講述著——

令人震驚的是還有一部分“山百合”黃金成為親日派美國人的私財,其中最大的賬戶是以麥克阿瑟的兒子阿瑟?麥克阿瑟的名義在蘇黎士的瑞士信貸銀行開設的。其他資料顯示胡佛在瑞士信貸銀行的私人賬戶上有7.5噸黃金。回顧一下美國政要在戰後和日本的勾結活動就可以弄清楚這些黃金從何而來。

日本投降後,盟國除了懲治戰犯外還對其進行了一些戰後改造,例如廢除財閥、解散大企業、進行幣製改革、製訂新憲法,以及讓日本做出戰爭賠償等等。但是該過程受到美國駐日軍事總督麥克阿瑟及其手下的阻撓,阻撓者還有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和前總統胡佛。 格魯於1932年被任命為駐日大使,1943年通過日美外交人員交換回到美國,1945年曾任代理國務卿。他出身於波士頓的上層社會,妻子是海軍準將馬修?佩裏的曾孫女,母親則來自著名的卡博特家族。格魯家族與亞洲有長久的淵源,在19世紀時曾以銀行家的身份參與對華煙土貿易。

格魯在戰時就開始阻撓日本的民主化進程,他曾與日本駐瑞士大使進行秘密會談,承諾美國不會起訴裕仁天皇,並讓他保住皇位。該承諾完全違背了羅斯福和杜魯門政府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和懲戒戰犯的主張。 由於珍珠港事件、巴丹半島死亡行軍和虐待戰俘給美國人留下的痛苦記憶,胡佛和格魯為日本天皇和政府洗罪的計劃不得不嚴格保密。

1945年底,美國國會宣布裕仁天皇為戰爭罪犯,並準備對其進行審判。但在起訴開始之前,一些日方證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在東京的監獄中病死或自殺。美國戰俘在回國途中還被迫下字據,嚴禁他們談論在日本戰俘營受到的虐待。在麥克阿瑟的幹預下,某些高級戰犯竟免於被起訴。例如英國決定對一位日本海軍官員撤訴,他曾命令用機槍射殺600名沉船落水的英國水兵。麥克阿瑟還下令戰犯法庭的審判中不準涉及細菌武器和731部隊問題。

盡管麥克阿瑟收到了盟國將天皇送上法庭的明確指示,但他仍不願審判天皇,甚至安排天皇到民間巡視,力圖將其打扮成接近人民的和平君主。在麥克阿瑟列出的戰犯名單中,最後隻有300人被起訴,28人被判有罪,僅僅7人被處決。所有被處決的軍官都是出身長州的陸軍將領,這是對日本皇室的回報。以長州人為主的陸軍和以薩摩人為主的海軍之間結怨已久,由於裕仁皇後良子的母親是薩摩藩藩主島津的女兒,身為長州派首領的陸軍元老山縣有朋元帥曾對裕仁的婚事橫加反對,從而與天皇結下私怨。 國內的姑息滋長了麥克阿瑟的政治野心。他通過格魯與國內的親日派聯係。

格魯在戰爭結束前辭去了代理國務卿職務,投身於華爾街,並成為日本財閥在美利益的代理人之一,同時還兼任ACJ(美國對日委員會)的主席。ACJ由美國的右翼商界領導人和富有的保守派人士組成,他們雖然在表麵上反對卡特爾壟斷政策,但堅決反對解散日本的財閥。他們把日本看作亞洲唯一的工業基地,期待早日恢複對日貿易。他們認為,一旦日本金融界的精英和實力派人士重新掌權,日本經濟就很快會重新發展起來,這樣美國也可以從中受益。這些人在華盛頓遊說國會力圖阻撓日本的戰後改革,並得到了《新聞周刊》的支持。

《新聞周刊》創刊於1937年,創始人為艾夫裏爾?哈裏曼(Averell Harriman)。他出身鐵路大王家族,在二戰期間曾任駐蘇聯大使,同樣被指責曾在戰前支持希特勒。 1948年初,日本的戰後改革遭受了致命一擊。該年2月,銀行家珀西?約翰遜(Per)奉命前往日本評估戰後經濟改造的成果。約翰遜是化學銀行(Chemik)的主席,該銀行與日本三井銀行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評估的結果在預料之中。被命令解散的325家日本財閥和大公司隻解散了20家。其中沒有一家銀行被要求重組。日本銀行通過更名等措施來掩蓋他們的過去。

胡佛在總統任內對外交並不關心,但在卸任之後卻突然對外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以私人身份遊曆世界。1938年胡佛會見了希特勒,想使美國與德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蘇聯。在戰後訪問遠東期間,胡佛與日本皇室建立了友誼。他希望日本與美國結盟,成為太平洋地區的反共前哨、以及共和黨在亞洲的基地。如果他能通過自己的影響讓天皇免於戰爭審判,那麼也可以使日本政府免於受審,從而使日本的戰後複蘇和重建工作盡快開始,以便讓他的華爾街朋友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