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草原之謎(一)(2 / 2)

這時,引路人大聲喊到:“看,前麵就是蒙古墳!”

好大的一個土崗子,遠看就象一個小山丘子,還真是個墳狀,荒草叢生,秋日的蓑草隨風搖曳,天空有幾隻蒼鷹在盤旋,神秘感讓我們這些人頓時感到恐怖兮兮的。越野車終於停了下來,大家到了大土崗的北坡,這便是沉睡千年的蒙古墳。

蒙古墳占地約3畝多地,北波稍陡,東西兩坡略緩,南坡則較平緩,整個土崗從正麵看就象一個簸萁,從風水學上講,這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特別是陽坡對麵那片沼澤地,四季泉水淙淙,沼澤地多生蘆葦,秋日的蘆葦,金黃光亮,滾動的蘆纓,如黃河浪湧,蘆花紛飛,水鳥嬉戲,好不熱鬧。

盡管如此,大家無暇顧及這草原美景,思想還是集中到這神秘的蒙古墳上。

蒙古墳麵積較大,土質較為堅硬,荒草雖密,但長勢不高。遠看,這大土崗還真象一座孤墳獨塚。這麼大的墳塚古代隻有皇室貴簇才能如此,難道這便是貴族墓穴或是地位顯赫的王陵?而陽坡上那數十座小土包卻又象是大小不一的小墳丘,難道這是戰場上死亡的將士的墓葬,土包裏埋葬的是浴血奮戰疆場勇士?或許這裏埋葬的是引路人所說的早已消失了的西北圍子裏的人們。

史偉這個文物專家明白,土壤被鬆動以後,再自然變得堅硬至少得需要百年以上。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墳墓至少百年(孤店屯建屯是光緒初年,從光緒登基1874年到現在已140年),而這些墳墓保存完好,無一裸露,實屬罕見。整個墓地無一塊陶片瓦礫,無一古時遺物,這不得不讓人們展開無限暇想,這神秘的地下到底隱藏著什麼?是昔日神勇無比的致尊汗王?是驍勇善戰的捐軀將士?還是被賊寇屠盡屯落族人……

“我們尋找一下殘存的記憶碎片。”史偉對大家說道。

孤店村距鬆原市區35公裏,以駐地孤店得名。所謂孤店,源於屯名。據史料記載,孤店,建立於清朝光緒初年(1874年起)。由漢族住戶楊林一家在此開設一個大車店,由於此地當時一片荒野,隻有孤獨一家大車店,人們便稱之為孤店,後來住戶多了,形成屯落,名為孤店。隸屬於寶甸鄉。

曲家圍子村,因駐地曲家圍子而得名。曲家圍子,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由漢族住戶曲泰在此搭建窩棚開荒種地,形成屯落後,得名曲家窩棚,時隔7年,為防土匪,又在屯子四周建起土圍牆,屯子改名為曲家圍子。

出於好奇,大家最後決定在這兩個村活動一陣子,總想尋覓到關於蒙古墳的蹤跡。

大家從縣誌等資料上了解到,縣境內遼金遺跡較多,從人們的支言片語中,似乎感覺這蒙古墳與遼金那個時代有關。

來自鬆原文化網報道:自新中國建國以來到目前為止,前郭爾羅斯全境發現遼代、金代各類古墓葬約20餘處。這些古墓葬大部分是磚室墓,還發現很多甕棺葬。已經收入《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文物誌》條目的有5處,分別是浩特芒哈鄉長發古墓、套浩太鄉查幹吐莫古墓、八郎鎮青山頭古墓、達裏巴鄉吉郭古墓和達裏巴古墓。記錄在檔案的還有長山鎮四十家子古墓、前郭鎮老菜窖古墓、前郭鎮鮮豐古墓、八郎鎮三家子古墓共4處。除文物檔案記載外,還有八郎鎮東風漁業隊古墓、塔虎城西古墓、白依拉嘎鄉小茅山古墓、前營子古墓、前郭煉油廠古墓、哈拉毛都鎮台拉吐古墓,吉拉吐鄉東燈婁庫古墓以及長龍鄉、八郎鎮等地出土很多“甕棺”墓。這些古墓葬大多以個體被發現,隻有查幹吐莫、青山頭、吉郭、小茅山發現是墓群。由於這些墓及墓群被發現時絕大部分已經被嚴重破壞,墓的結構、形製、葬式多已不清,出土器物所剩無幾,更沒有發現墓誌等文字物品,所以為墓的準確斷代、確定墓主人身份造成很大困難。為配合203公路築路,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對套浩太鄉查幹吐莫古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結果驚人地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