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偉繼續講道——“眾所周知,海底埋藏了數十億美元的寶藏,以現今的技術,找到沉船早已不是問題。我們需要解決的唯一問題就是,怎樣有效打撈,賺更多錢?”奧德賽在創立後不久,就成功打撈了1622年沉沒的西班牙貨船“托爾圖加斯沉船”,根據國際打撈法,在公海打撈的沉船,其90%的價值供打撈者所有。
把寶藏當石油找。
奧德賽公司的創始人格雷格?斯蒂姆和約翰?莫裏斯,一個是佛羅裏達一家廣告公司的老板,一個是房地產開發商——都和沉船打撈沒什麼關係。唯一的共通之處是喜歡駕駛船隻,因此成為了好朋友。
一名船隻經紀人告訴他們,佛羅裏達的一家學院打算出售一條85英尺長的探險船,花了10萬美元,他們把這條船買了下來。剛開始時,兩人隻是把這條船當成休閑工具,在甲板上喝喝杜鬆子酒看看日落什麼的,沒多久他們發現船上還配有海下探險設備,於是空閑時也開始將船隻租給一些做水下研究的科學家和海底尋寶者。見多了別人尋寶的故事,斯蒂姆和莫裏斯決定自己也去體驗一下尋寶的樂趣。在佛羅裏達海域,這兩個家夥還真的發現了一條沉船,隻不過運氣不好,船上幾乎沒有什麼財物。這次成功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決定把尋找海底沉船寶藏當成一樁生意來做。
這和其他生意太不一樣了。沒人能確定,大筆投入的資金什麼時候才會有回報,不過斯蒂姆和莫裏斯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一條原則:他們希望奧德賽公司找到財寶的過程,能夠像埃克森公司發現石油一樣,能夠走向常規化。斯蒂姆解釋說:“當我們可以不斷地找到新的沉船時,海底沉船打撈的麵貌就會改變,這和石油公司發現油田沒有什麼區別,剛開始也是冒險,但隻要他們找到了第一個油田,並且不斷重複他們的這種發現,那就成功了。”
尋寶需要耐心。
先別急著羨慕別人5億美元的發現,要知道,在數以萬計的海底沉船中,隻有極少數,不到百分之一的沉船上有可流通的財富,如黃金和珠寶。這樣的大項目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碰到的,奧德賽公司在找到第一艘值錢的沉船“共和國”號(SS Republic)前,也花了整整12年。
“共和國”號的故事是這樣的:美國內戰剛剛結束之時,滿載貨物和錢幣的“共和國”號從紐約出發,準備前往新奧爾良,以支持新奧爾良的戰後重建。這艘在蒸汽時代長210英尺的巨輪在駛出紐約5天後,不幸遇上了罕見的颶風,就此沉入了冰冷的海底。當時的報道說,“共和國”上的財物超過了40萬美元的金銀幣——130多年後,他們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年的票麵價值,一枚票麵10美元的金幣,市價從3000美元到50萬美元不等。
可是,要找到沉船的位置十分困難:像“共和國”號這樣的遭受風浪摧殘的船隻,在下沉過程中就已破碎,並以每小時100英裏的速度撞擊海底,因此成為亂糟糟的一團,船身也散落在海底各處。自從知道了它的故事後,奧德賽的兩個家夥就和它卯上了勁,從文獻資料上細細分析它的沉船經過,用電腦模擬當年的船線和速度,最終,沉船船骸被鎖定在1500英裏的範圍內——光是用聲納將這麼大一片海底細細梳理一遍,都得是一項極浩繁的工作。
奧德賽公司最終在距佐治亞州海岸100英裏的洋麵下成功地找到了“共和國”號,打撈上來的金銀錢幣賣了7500萬美元,而他們前期投入的成本僅僅才200萬元,一下子賺了個盆滿缽滿。兩人的錢包裏也各自裝了枚打撈上來的金幣作紀念,不太貴,就1萬美元。
海盜比我們浪漫多了。
海底尋寶本應是一場充滿了荷爾蒙、神秘地圖和陰謀的冒險,但實際上,從研究、勘探到打撈,奧德賽公司的尋寶過程嚴謹得近乎乏味。
首先,他們搜集航海日誌、曆史材料以及漁民口耳相傳的故事,製作沉船數據庫。奧德賽目前擁有超過15個沉船項目的資料,每艘船載財物估價至少達到5000萬美元。然後,奧德賽通常的做法是,鎖定一個地點,停泊勘探船,以此為中心開始海底的搜索和勘探。勘探船配備A型起重架、起重機、至少兩台海底作業機器人,側掃聲納指拖在船後的水下拖曳式測量或探測儀器箱以及大型監控設備。資料充分,再得益於科技裝備的協力,尋寶就變成了目的明確的過程。對海底地形進行測繪,通常需要花費數月,平均每天消耗5,000美元以上,此外,還要仰賴天氣幫忙。排除掉上百個可能目標,最終確認鎖定海底目標之後,奧德賽會派出小型海底偵查機器人,拍攝水下視頻,取得沉船上文物樣本。經過隨船考古學家鑒定年份和價值,再由大型海底挖掘機器人對沉船進行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