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章 麒麟故鄉(二)(2 / 2)

陸吾這個天帝的大管家,是位盡職盡責神明,這位掌管“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就是整個上層宇宙大管家,不論是哪路神仙或妖魔鬼怪,誰要是觸犯了天之九部的規矩,或不經心的違反了整個上層宇宙的律法,它便毫不客氣地將你驅除出境或依法究辦! 可他卻對他治下的那些生靈和植物,包庇縱容,象那些有著六個頭的樹鳥,以及蛟龍、大蛇、豹子、“土縷”“欽原”“鳳凰”、“鸞鳥”“赤蛇”以及珠樹、文玉樹、琪樹、不死樹等神異植物。不管他們如何折騰搗亂,隻要他們不出天之九部去外邊沒事找事,陸吾這個天帝的大管家便統統不予理睬。

有時,天帝與惡神或魔怪發生爭鬥,陸吾便責無旁貸的守衛著天之九部。此外,陸吾和天帝之子北海龍神禺疆交情最好,及而廣之,陸吾神便和北海龍神禺疆的九種兒子交上了朋友。陸吾神的龍子朋友們有——一種名叫蒲牢,最喜歡叫,後世的人便常將它刻在鍾鈕上。一種名叫囚牛,最喜歡音樂,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琴上。一種名叫鴟吻,最喜歡水,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橋梁上。一種名叫嘲風,最喜歡冒險,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碑碣上。還有一種名叫霸下,最喜歡負重,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獄門上。還有一種名叫狻猊,最喜歡坐,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廟中之神座上。還有一種名叫睚眥,最喜歡殺戮,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刀柄上。這便是九種龍子的形狀、性格,所以有一句話,叫‘龍生九種,種種不同。但是能夠像龍那樣神靈變化的真是少見,所以聖賢的兒子不見得都是聖賢,可見人與物一理相通。

天之九部每時每刻都有事情發生,不管是好事壞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而且千變萬幻,千奇百怪。陸吾這個天帝的大管家,早就是司空見慣了的,於是便以不變應萬變,立下過數不勝數的功勞,當年參加過征伐共工的戰爭,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征伐共工。

由虯龍變化而成的大禹,不僅承繼了父親鯀的非凡能力,而且立下誌願,要繼續完成父親的治水事業。也許天帝對自己降下洪水懲罰人類的做法漸漸有些悔悟,或更有可能被鯀、禹父子不屈不撓的精神震動。所以當禹上天庭要求討回息壤治理洪水時,天帝立時換了一副麵孔,不僅將息壤送給了大禹,而且順水推舟,任命他到下方去治理洪水,並還應大禹請求,派“應龍”,“陸吾”做他的助手。

禹接受天帝任命到下界治水,這可惹惱了水神共工。共工自持自己也是奉天帝旨意興風作浪,正當他神威大顯之時,豈肯俯首聽命於乳臭未幹的大禹。於是,共工奮起神力,挾洪水從西方振淘而來,大水一直淹至“空桑”,即現在的曲阜,誓與大禹一比高地,可見當時整個中原都是汪洋一片。應龍,陸吾也奮起神力,努力抵擋水神共工,傳說陸吾於共工九戰皆敗,但是卻為大禹爭取了時間。大禹發出號令,在“茅山”會聚群神,共同商討征伐共工大計。自此茅山也就改名“會稽山”了,即所謂“會聚計議”的意思。諸神接令後,不敢怠慢,都如期赴會,隻有巨神“防風氏”姍姍來遲。大禹怪他不受約令,便把防風氏斬首示眾,借以整肅紀律,威令諸神。共工和天下群神作對,自然不會有好結果,不久就被大禹趕跑了。共工手下頭號凶神,一個蛇身九頭的怪物——“相柳”也被大禹殺死了。

昆侖山守護神(天獸),感覺是天界守門的某種動物,總之是神格低下的精獸。

說巨大的昆侖有九道門,守門的就是開明獸,它們身體象巨大的老虎,有九個頭並且長著人臉,但是表情肅穆,始終瞪大眼睛環視昆侖,不讓任何異常生物進入昆侖,保護了昆侖的和平安寧。則稱開明獸是服侍西王母的靈獸,擁有洞察萬物預卜未來的能力,每當西王母和東王公出巡,開明獸就在前引導,甚至親自為主人驅動花車,因此得到了西王母的喜愛。在古籍記載中,開明獸是守護黃帝昆侖仙境的一隻異獸,見:“昆侖之墟方八百裏高萬仞……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麵。東向立昆侖上。”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它實在具有相當勇猛的性格,否則也不會被委以這樣的重任。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在這昆侖之上還有個叫陸吾的天神,見《山海經?西次三經》:“西南四百裏曰昆侖之丘,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麵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將上下兩段文字對照,可以發現在“九”,“虎”等關鍵詞上有相當部分的重合。以一獸守九門,不合情理,而若有九首,則正應了那句“司天之九部”,也與古例“黃帝四麵”。中國曆史學家袁珂據此認為,開明獸的正體就是陸吾,是黃帝手下一個具有很大權力的天神,後世有人將其看作是神格較低的神獸,甚而安排它去給西王母和東王公之類的神仙當拉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