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希望歸希望,並不等於現實,據我所看到的曆史資料記載,當年金國攻破開封,義軍為了不使國寶丟失,就把天聖銅人秘密運到五馬山中匿藏起來,為了以後能順利找到,他們就以五馬山石做為記號。”史偉把自己看到的資料告訴程福和楊梅。
“可是,我們現在尋找的不是天聖銅人,而是建文帝寶藏。那麼建文帝寶藏是不是隱藏在五馬山穀?!”楊梅問史偉。
“如果我們現在既能找到天聖銅人,又能找到建文帝寶藏豈不兩全其美!”程福拍拍自己的肚皮說道。
“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史偉高興地接受了程福的祝福。
“當年李聖傑將軍的兒子四處流浪,他把建文帝寶藏的藏寶圖到底匿藏在什麼地方,我們確實難下結論,我們沒有其他的好辦法,隻有按照他留下來的線索大海撈針!”史偉緊接著搖了搖頭慢慢回答說道。
接著,史偉、程福和楊梅來到了五馬山穀,為什麼叫五馬山穀呢?這是因為在五馬山穀東麵山上的一處山坳裏,有五匹栩栩如生的石雕駿馬,五馬山因此而得名,據文物專家考證,這五匹馬的雕刻手法像東漢時期的作品。
這五匹馬又是怎麼來的呢?
傳說是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各地豪傑,爭相起義,劉秀受更始帝劉玄派遣,到河北來招兵買馬,策動起義,被王莽探知,演出了一場“王莽趕劉秀”的鬧劇,河北許多地方都有“王莽趕劉秀”傳說,而實際上是占據河北的“王朗趕劉秀”,而並非“王莽趕劉秀”。傳說王莽得知劉秀在河北發動叛亂,怒發衝冠,親自率領軍隊追拿劉秀,劉秀被王莽追的狼狽不堪,隻剩下劉秀、鄧純等五人,騎著五匹馬,被追到五馬山下,此時,劉秀等人已幾天沒吃沒喝,戰馬更是沒喂草料,沒有飲水,五匹戰馬相繼累死,劉秀等人又饑又渴,慌不擇路,爬上五馬山穀,遠遠望見,塵土飛揚,王莽的追兵又至,把五馬山圍了個鐵桶一般,劉秀上無路入地無門,站在山頂仰天長歎,“難道上天要滅亡我劉秀不成”,突然,天空中飄來一片祥雲,飄到劉秀身邊,從祥雲上下來五匹駿馬,劉秀等人大喜過望,騎上駿馬,騰空而去,王莽的追兵眼看著劉秀等人被天馬救走,卻無可奈何,隻得退兵,向王莽彙報去了。劉秀等人被天馬救走以後,落到了真定,劉秀從真定起家,隊伍逐漸發展壯大,終於打敗了王莽,做了東漢第一任皇帝,他為了感謝天馬救命之恩,便命人根據記憶中天馬的模樣,在五馬山東側的山坳裏,雕塑了五匹石馬,以示對天馬救命的紀念,因此,此山就叫五馬山穀了。按此說法,五馬山應是皇封之山。
但是,五馬山穀另有一個驚心動魄、心驚肉跳的靈異傳說——
18世紀中葉,一群荷蘭冒險家踏上了這片五馬山穀之地,卻因為某種異地能量而全軍覆沒,但卻沒有任何破解的線索,從此石沉大海。 19世紀初,一個精英組織的隊伍踏上尋找五馬山穀神秘真相的道路,卻無緣無故又在五馬山穀全軍覆沒。如此反複沒有人能活著回來的詭異事件,從此人們編起了一道傳說,他們將襲擊特種部隊的能量形容成一種變異人,並且猜測的認為五馬山穀有魔妖,魔妖的故事從此誕生,人們說:見過魔妖的人從來沒有人能活著走出五馬山穀。即便是有人走出五馬山穀隻是一段傳說——他們不幾天就變成了僵屍,隨後五馬山穀一帶地區瘟疫爆發,附近幾十裏一天一夜到處是白骨累累。為數不多的幾個僥幸走出五馬山穀的幸存者,跑到五馬山穀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裏,突然變成了狂人,他們見人就殺,發生了一起起血案。即便是不被這幾個狂人殺死的村民,他們看到血案現場也一個個全部嘔吐,一位老太太躺在地上,腸子拉開,頭顱爆裂,牙齒上絲絲冒血,眼睛已經跳出眼眶,村莊的各處血跡不斷,沒有人能猜測到自己竟然如此悲慘的死去。
後來不久的一天,五馬山穀上空轟轟轟一陣巨響,飛來了一架飛機,飛機上下來一支精英部隊,來到五馬山穀,他們個個拿著刀,好似要挖掘著什麼東西。突然一陣巨響,這隻精英部隊的隊員幾乎全部滅亡,卻有兩個隊員沒有死掉,飛機駕駛員讓他們趕緊上來,隻有一個隊員慌慌張張順著爬梯上到飛機,接著飛機上發出一聲慘叫,駕駛員已經死亡,而那個隊員卻嘴角微微上揚,伴隨著撕心裂腑的慘叫聲,那位隊員從此永遠消失在空中。
另一個隊員哪裏去了?他因為沒有爬上飛機,竟然變成了一個風魔像颶風一樣,以每秒250米的速度飛跑而去,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