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野人和尚(四)(1 / 2)

史偉用時空望遠鏡仔細一看,他大聲的驚呼了一聲,他激動的幾乎要發瘋,他萬萬沒有想到,六百多年前淨慧大師竟然好好地保存了野人和尚的屍體!

史偉在時空望遠鏡中,看到了當年淨慧大師認真地給野人和尚的死屍灌服防腐藥劑的情景??????

“看——當年淨慧大師給野人和尚的屍體灌服了防腐藥劑!”史偉激動地告訴程福和楊梅說道。

“太好了,野人和尚的屍體有可能保存的很完好!”程福接過史偉手裏的時空望遠鏡一看,也激動的說了一句。

不過,時空望遠鏡有一個弱點,它不能看到現在和未來,隻能看到過去的事情,甚至幾千年幾萬年前的事情。時空望遠鏡還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它不能把過去發生的事情的地點,準確定位下來,隻能讓人看到大概的坐標方位。

“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鎮邪塔的具體位置?”史偉有些犯難。

“如果我們有一把洛陽鏟就好了。”程福歎了一口氣說道。

關於洛陽鏟,史偉給程福和楊梅講了一些曆史知識——洛陽鏟,又名探鏟,一種考古工具,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一段有柄,可以接白蠟杆加長。使用時垂直向下戳擊地麵,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並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幾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

鄭和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為西方商人所看重,"不惜重金,購於黑市"。由於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洛陽的凹形探鏟,明代中葉即流傳於民間。

此後,洛陽鏟為後人逐漸改進。最早廣泛使用的地方自然是盜墓,而今則成為考古學工具。著名的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殷墟、偃師商城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20世紀50年代,洛陽成為重點建設城市。工廠選址常遇到古墓,以機器鑽探取樣,費時費工,於是工程施工人員就利用這種凹形探鏟,準確地探測出千餘座古墓。之後這種凹形探鏟推廣到全國,並很快傳到東歐和亞非各國,洛陽鏟從此馳名中外。

如今,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征。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考古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時,曾贈送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陽鏟。

據傳,"洛陽鏟"的發明者是當地的一些盜墓人。自上個世紀初以來的100多年間,神奇的"洛陽鏟",使得中國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陽邙山地區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洛陽鏟"由此惡名遠播。

然而,"洛陽鏟"既是盜墓工具,又是考古工具。目前,"洛陽鏟"被正式作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備工具,在教科書上劃出圖形,介紹其使用方法,向全國推廣使用,並因此而形成了中國獨有的考古鑽探技術,也成了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征。可以說,在世界範圍,"洛陽鏟"也是最好的考古工具之一。現在,洛陽鏟更是被廣泛應用於國家基本建設、科研和工業上。

洛陽是"洛陽鏟"在中國的唯一產地。然而,長期以來,"洛陽鏟"的生產經營一直處在民間手工作坊的原始狀態,麵臨後繼乏人的窘境。一些考古專家呼籲對有著重要曆史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洛陽鏟"製作工藝進行科學整理和規模開發,甚至建議將"洛陽鏟製作技藝"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到底“洛陽鏟”的發明者是誰?據傳,洛陽鏟為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盜墓者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1923年前後,馬坡村村民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轉了一會兒,他便蹲在路邊休息。李鴨子平日裏以盜墓為生,所以他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的問題。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因為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受到啟發,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據考證,打造出第一把洛陽鏟的鐵匠叫做陳印娃,現已故去。

“如果我們有一把洛陽鏟就好了!”程福又說了一句。

“看來我們沒有洛陽鏟什麼事也辦不成啊!”史偉歎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