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叢台番外2(1 / 3)

天剛亮不久,公孫柏便檢查趙政背的《左傳》。《左傳》按照時間順序,流水賬似的記錄了大量史實,沒想到他上到名篇《鄭伯克共叔段於鄢》下到雞毛蒜皮,每一年發生的事都背的清清楚楚。理解能力強,如此長篇大論一個斷句失誤也沒有,甚至連生僻的字都背的字正腔圓,沒有差錯,如此博聞強記,實在是令公孫柏自愧不如。

“嗯!不錯,不少生僻的字也認識,怎麼做到的?”公孫柏很是好奇。

“先是問燕國太子,如果他也不認識,便根據上下文推斷。在不認識,就抄下來給姐姐,姐姐總有辦法幫我查到。”趙政很是謙虛。

“嗯!你倒是好學!”公孫柏連連點頭。“那鬼丫頭機靈的很,有些法子識字也有可能。列國文字差異那麼大她都能分得清,也是有天賦!”

“我也問過姐姐,聽說她有本書,列國的文字想通的一個字的寫法都記錄在冊,可能《左傳》趙小篆版的生僻字,在其它國家的文字裏便不生僻了。”

“唉!同為華夏,列國文字不同,貨幣不通。連年戰事,不知何時能休?”公孫柏搖了搖頭。

“我聽姬哥哥說,齊國如今交好列國,自複國以來不曾有過戰事。百姓安居樂業,臨淄甚至比昔日還繁華,稷下學宮每每論道,百家爭鳴,真想去看看那樣的盛狀!”趙政眼中滿是憧憬。

“哼!齊國隻是強弩之末罷了!複國以來無為而治,不吸取前車之鑒,不修政務,不知強軍,憑借著一張契約帛書或是聯姻怎能束縛住列國的虎狼之心?真正的和平與安穩,是靠實力說話!列國撕毀盟約的事還少?協約可能是屏障,也可能是廢布!”

“的確,王室衰微,禮樂崩壞,三家分晉,田陳代齊世人皆知‘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法度契約要靠長劍和實力去維護!”趙政很是受教,隻有自身強硬,政令才有人遵守,法律才能執行,才能維護法度,才能維護邦交契約。

“列國皆有變法,知道為何隻有秦國堅持下來了麼?”公孫柏再問。

“因為商鞅當日立木為信,百姓信服,秦法深得人心!”趙政不假思索,世人皆知商君立木為信的故事。

“不!因為秦君強硬,雖然商鞅被車裂,可是新君鎮得住那些舊貴族!所以商鞅雖死,秦法依存。吳起在楚變法,楚國貴族無不反對,楚王一死,新法被廢,吳起也沒有好下場;武靈王胡服騎射,趙軍由此強大,可武靈王卻被宮變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昔日閱兵的叢台也成了關押質子的蕭條破敗之地,隻有君主強硬,法度才能執行,就如同隻有國家強大,列國才會信服,才會遵守所謂盟約。《左傳》之中,管仲變法,才會有齊桓公九合諸侯,楚國強大,才會有楚王問鼎,弱國無外交,哪怕身為霸主雄主,也不過如同宋襄公那般,是個笑話。”

“政,謹遵教誨!”趙政很是受教,自己通篇背誦了《左傳》也應該從《左傳》中吸取教訓。以史為鑒,才能改變自己生來隻是一個毫無自由的質子的命數。

天下寒士尚且有機會封侯拜相,自己若如蘇秦那般錐刺股,如範睢那般上進,縱使隻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質子,也可以在列國中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時,他和母親便不用看人臉色,不用向趙王乞食,不用被趙人欺淩。蘇秦被父母嫂嫂嫌棄尚且能夠掛六國相印,孫臏臏腳尚能運籌帷幄,範睢昔日被人丟進茅坑羞辱,依舊能成為秦相,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改變!

趙政暗暗立下誓言,男兒誌在四方,他日的自己,必當睥睨列國,封侯拜相。不再讓自己的母親和房姐姐跟著自己受苦!

“政!今日一天你都呆在公孫先生那裏,該不會《左傳》背的不通順吧?看你皺著眉頭心不在焉的,就算隻有粟米飯的白菜湯,多少年不也過來了?”阿房很關心趙政。

“背的倒是一字不差,隻是少了些更加透徹的看法!”趙政皺著眉頭,若不是先生指點,自己怎會因為那些生硬遙遠的文字,分析出這麼多的道理?看來自己還要更加透徹的分析它,才能學以致用。

“沒關係!慢慢來。盡信書中不如無書,看過去的書,隻有在用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它其中蘊含的道理!”阿房淺淺的笑著。

“嗯!”趙政這才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