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神弓試煉參悟圖解(2 / 2)

隨後從第一十三式開始,把後麵三百五十二幅圖像一一連貫習完,覺著與坐功真氣運行流轉雖有動靜之分,但殊途同歸,並無二致,均可增加丹田真氣。心中思量一番,玉山派內功心法與這圖解相比,煉精化氣的速度大大不如。路雲生突然想到,不知在石柱之上照著壁圖也試它一試,看是如何?萬一也和前次一般,悟出些道理來,豈非絕妙?

想到就做,站起身來,腳下踩著洞中石柱,順著圖解順序,參以平日心得,一招一式,足下縱躍身姿高低起伏從新演練。頭兩次練罷,得心應手,頗能合用。隻因圖形部位變化不同,有的式子專用單手,有的招式專練下盤,便難演習,須得騰換石柱。照了圖像做去,便需略有停頓,覺著有些美中不足。

練到十次以上,動作益發純熟。快練到一百零三式時,雙手連環,騰空轉換石柱才能過去。心中隻想順勢而為,不願停頓,看看是否參悟正確。心裏雖這麼想,身法並未停住,就這微一遲疑之際,已然練到下麵一式。這中間一截,共有七十多式,多是禽鳥之形,大半都是爪翼動作,路雲生照式體會,都能領悟用法。

那一百零一、零二兩式:一個是飛鷹拿兔,盤定下矚;一個是野鶴衝霄,振翼高弿。一上一下,本就不易變轉,偏生一百零三式單單是個神龍掉首,揚爪攫珠之形。路雲生先將身縱起,雙手形如鷹爪,五指微曲,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並攏,第二、第三指關節緊屈,屈指盡力向手背展開,手背後張,作勢下擊。此式剛成,真氣有丹田而出,彙聚兩爪,哧的一聲,指尖抓破空氣。

身體飛旋而行,剛一落下,倏又縱起,去學第二式。第一式悟出著力之點,腳下輕點,身軀如野鶴飛天,淩空而起,雙臂形如白鶴展翅,飄然而飛,直入青冥。隻因後洞高遠,待力盡時,身在空中,照式一個翻騰,卻是下一式的神龍掉首,右臂屈伸,成揚爪攫珠之形。路雲生心神沉靜,照式練習下去,那些圖形一式跟著一式。

不知不覺中照著龍蟠之勢,身子一躬一伸,便淩空直穿出去。這些動作每日勤練,非常純熟。身在空中,丹田真氣隨著身姿在經脈中自由流動,胸中氣息鼓蕩,一聲龍吟脫口而出,在洞中激蕩盤旋。正是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真氣已經練到擊虛抓空境地,平日獨自苦練,尚無覺察,突然間動作流暢,竟然合了規矩,這一來恰好成了飛龍探珠之勢。

路雲生並不主動運轉丹田真氣,隻是讓其隨著圖解上的身姿形態自然流動,這一無心之舉,正合白陽真人圖解真意,師法自然,順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