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醍醐灌頂煉精化氣(2 / 2)

采得精歸元爐,即用武火為煉,待外物一陽盡縮,即吸一氣由鼻根而入於口降至丹田,呼氣時意守丹田,仔細體會丹田內之溫熱。如此一呼一吸為一息,六六三十六息,息息歸於丹田。

武火之後,隨用文火,留心於眼前祖竅,觀自身性光,細聽鼻息之聲,因此息已細微至無聲之境,故乃想象之音。二十四息後,文火煉畢,丹田溫暖舒適,氤氳不散。

路雲生如此行功,不急不躁,候元精生時外陽複勃,仍用前法采之煉之。漸漸忘去身體的感知,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安適妥帖,若存若亡,唯有感覺者便是腦髓心神。

隨著靜定持續,眼前祖竅性光返照如常,一時心神盡棄,忽然進入幾同完全忘我的境界,隻覺頭頂天門“泥洹宮”上“百會穴”,輕輕跳動,猶如一扇天窗開啟,陽光透射,豁然開朗。“泥洹宮”呈現無比的清涼之感,頭頂上方有如無窮無盡的靈氣懸於頂門,深邃浩渺,周流洄環。

路雲生自覺頂門之中乘虛而入一股清虛之氣,此氣先天而成,無形無狀,清靈透徹,沿肉身脊柱而下,遍灑全身,醺醺然如飲醇酒,心神卻又清醒無比,正是丹經所雲“醍醐灌頂”。

在腦海深處“泥洹宮”中,一道元神形如一團雲氣,臥於一片紫霞中央,迷迷蒙蒙望之不清。當先天清虛之氣透頂而入,這道元神一陣跳動,猛然化作一個丈餘巨人,這巨人似有似無淡如雲煙,從紫霞中站起,張開大口,對著透頂而入的先天清虛之氣,奮力一吸,便有一道玄黃色清虛之氣投入巨人之口。瞬息之間,巨人麵目清晰一絲。此後每一道先天清虛之氣均被元神得去三分,餘者隨真氣運行化入肉身。

這些清虛之氣透徹肉身,落入經脈丹田,緩緩遊走於後天真氣之中,忽然之間二氣相交,在丹田旋轉。由此後天真氣被先天真氣緩慢吸取,在丹田之中轉化為先天真氣。

因後天真氣質濁而沉,先天真氣質清而靈,隨後口鼻閉合,丹田自動,百脈自動運轉,呼吸間吐故納新,祛除體內汙濁。路雲生根基渾厚,丹田寬廣,又因服食靈丹,真氣充沛。真氣轉化時,雖因後天化先天,真氣十不存一,仍見丹田和經脈中真氣滾滾而下,順任脈而行入會陰,沿督脈而上過昆侖,流入頭頂百彙,化作縷縷先天真氣,沿任脈降於丹田。

靜坐之中,不知時間變化,似過了許久,又是過了一瞬,路雲生內視丹田,發覺空曠遼遠,丹田和經脈中後天真氣已經轉化完畢,先天真氣僅占據丹田十之一二。然肉身之中和體內三百六十五處大穴仍有遠遠不絕的靈氣流入丹田,化作先天真氣。路雲生心中清明,知道此為先前“龍虎十煞丹”所化靈氣充塞肉身,此時丹田空虛,方始化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