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數日,路雲生也不去後洞觀看石壁圖解,隻是修煉玉山派功法,洞中又無床榻被蓋,索性不睡,徑直在石洞地麵上打起坐來。
一心苦練,但覺每做完一次功課,異常舒散。等肚中饑餓時或是吃些山芋、黃精,或是鬆子幹果之類,隨後又去打坐入定,似這樣做過了十幾次功課,始終未曾離開中洞。
中洞寬大,雖無前洞光明,但也晝夜分明,算計時候,約有五六日天光景。因是潛心一意,勤苦參修,進境極快。但路雲生一心修持,並無放在心上,隻覺心智空明,耳目比往日分外靈敏而已。
這日午時,路雲生練完劍法,突覺口中饑渴,走到鼎邊拿起葫蘆,張口欲喝,方知葫中泉水已是用完,需到後洞接取。輕輕來到後洞,路雲生向內中望去,見道長靜坐的位置已變,此時正在一個高高的石柱之上,凝神靜思。
路雲生見此,唯恐打擾道長,提氣輕身,悄悄向洞中走去。來到石墩旁邊,路雲生把葫蘆用衣帶係在腰間,探身用雙手輕輕抱起石墩放在一旁,露出石墩下的洞穴。隨後縱身躍入洞口,順洞壁滑落而下。待腳下落地,路雲生站起身,徑直來到潭水旁。古洞斑駁,光線昏暗,路雲生張口就著流泉一嚐,竟是甘冽異常,一連喝了數口方罷。
解下腰間葫蘆,把葫蘆嘴對準水潭,真氣渡入葫底,潭水被緩緩吸入葫嘴。心想多汲些上去,又恐拿著東西,走這洞穴中的滑削穴壁,頗為不易。想了想,便暫時汲了半葫蘆水,約有四五百斤之重。
路雲生也不再此處多待,走向穴壁,用背貼著壁,將頭往上略伸,單手持著葫蘆,剩餘手足向壁,施展輕身功夫壁虎遊身術,一提氣飛也似往上遊去,一會到頂。出了穴口,放下手中葫蘆,又把石墩放好。
隨手拿起葫蘆,正欲要走,偶看壁間圖解,格外比前清晰,知是打坐之功。猛又想起仙人點化,往往示意於不知不覺之中,或許更重根基。自忖:\"再有數日,隻要按著本門所傳坐功,能在一次中將真氣運行純熟,行轉八十一周天,做到道長講法中的境界,便可照著壁間圖解,不論悟出門徑與否,也可一一試練。\"
又望了一眼道長靜坐之處,路雲生再不停留,徑直穿洞而去,回到中洞之內。隨後用穀物熬了一鍋鼎濃粥,飽餐一頓。
路雲生此後接連幾日用功,未再踏入後洞一步。練功之餘,有時穿過前洞,到洞外觀看左近風光。此時乃冬日三九之際,天氣酷寒,而洞中方位高出雲霄。遠近山嶺,或是長空一色,青碧如洗,或是陰雲密布,混濛一片,時有寒風呼嘯,連帶大雪紛飛。
鬼煞道人閉關時,並沒有說何時出觀,這日路雲生做完功課,一算日期,已有半個多月,路雲生有心前去一探,又恐驚擾鬼煞道人。好在洞角所留的食糧,看去仍有頗多,足夠多日所食。起初隻顧每日苦練,沒有注意到此,這時一經想起,覺得還需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