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世家子弟的難言之隱(2)(2 / 2)

“馬室女雷五,以其姨母為妓於餘也,將死……”——柳宗元《馬室女雷五葬誌》

這裏邊說的,這個人叫馬雷五。這個人死了,他給她寫了篇墓誌,她的姨媽跟柳宗元有同居關係,這裏邊出現的這個“妓”,不是妓女的意思,是什麼呢?是侍妾、侍女、姬妾的意思。但不管怎麼說吧,它的本質就是說,我跟她之間有同居的關係,這是第二個要點。第三個要點你注意,柳宗元去世以後,韓愈給他寫的墓誌銘,在這篇墓誌銘裏邊,韓愈說柳宗元的身後:

“子厚有子男二人,長曰周六,始四歲;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柳宗元身後留下了四個孩子。兩個男孩,大的四歲,叫周六,就是禮拜六那個周六。老二是在柳宗元去世以後才出生的,叫周七,就是禮拜天那個周七。還有兩個閨女,太小了,而且也沒有名字。你看啊,現在情況就變得比較複雜了,在這四個孩子當中,顯然這位馬雷五的姨媽,很有可能是其中某一個或某兩個孩子的母親,當然也有可能全都是,這個我們沒法推測了。也有可能還有其他的人,跟柳宗元有同居關係,而生下的孩子。但不管怎麼說,有一個結論是可以證明的,就是在楊氏去世之後,柳宗元再也沒有明媒正娶過,這在他的詩文裏頭根本看不到,所有的說還有一位正房的夫人的記載,而是跟一個或者數個這樣的女性有過同居關係之後,然後養育了這些孩子。那麼剛才我們說,我們已經說了,柳宗元給他的朋友和那些官員都寫過信,他在給他原來的嶽父大人寫的信裏邊,特別地直接說到了一點,說:

“至今無以托嗣續,恨痛常在心目。孟子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今之汲汲於世者,唯懼此而已矣”——柳宗元《與楊京兆憑書》

他說嶽父大人,他也能說,意思是說,你看你閨女,也沒給咱落下個兒子什麼的,孟子說得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到現在沒有後代,這個事對我來講,實在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很憂心如焚的事。如果老天爺能開眼,送給我一個兒子,那我就太感謝了。所以你看這就是為什麼柳宗元他一次一次地,他跟這些女性之間有這樣一種同居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說,柳宗元的出身是與眾不同的,他本身認為他們河東的柳氏家族是有著高貴而純正的血統。咱們說句實在話,以柳宗元本人的學識,以他的出身,雖然現在被貶了,好歹也是個官員,那麼按他自己的道理來講,他當然很希望再娶一房像楊氏那樣,無論在門第,無論在家族,都跟他很匹配的這樣一個夫人。可是他知道這做不到,為什麼呢,他在給他的朋友的信裏邊是這麼說的,我就翻譯成白話文了,他說一方麵在這樣一個蠻荒之地,我就沒有抱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門當戶對的這樣一位夫人,我覺得這不太可能,我不可能跟當地的這些,在當時來說身份和地位比較低下的女子正式結婚,不可以。第二,如果有門當戶對的女子,人家也不願意嫁給我現在這種狀態啊,人嫁給我幹嘛呢?我三十多歲了,然後窮困潦倒,政治上又沒有任何前途,人家也不一定嫁給我啊。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就不再追求血統的純正和高貴了,隻能追求一般性的延續香火,就是生孩子,隻要有個後代,就行了,就認了,對不對?更何況,柳宗元當時年紀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差,這個問題再不解決,就會真的成為一個大問題。所以你看,講到這兒我們就知道了,柳宗元很憂慮的問題,是傳宗接代,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呢,他也想了一些辦法,這個辦法說白了,那就隻能跟當地的一些,在他看來地位比較低下的女子湊合在一塊兒過,同居在一起。

話是這麼說,大家聽了以後肯定是心裏頭覺得不痛快,為什麼呢,大家說你這麼做不太好吧,是不是,社會地位低下一點,隻要能幹活就行,人家給你生了孩子,你憑什麼跟人不結婚?是不是?你還柳宗元呢,我們都認為你是這個時代的思想先鋒,你就不能打破這個傳統觀念,然後人給你生了孩子,人家給你做家務,人家照顧你生活,你跟人家結婚,又能礙著您什麼,不就是不好看嗎?你都說了,人家那個條件好的也看不上你啊,你不能湊合啊?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多人心裏邊都在想的問題,而且因為這個我們都覺得柳宗元這個形象大打折扣嘛,太迂腐了,滿腦門子還是等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