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月二十九日(2 / 3)

但事情的曲折,還不僅止此。當時起義的計劃,是以新軍為骨幹,偏偏這時有兩標新軍將於四月初旬退伍,這樣一來,發動的時期,至遲亦隻盡三月底,否則就要全部失敗。在另一方麵,因為黨人在南洋活動籌款,不免透露了風聲,那些效忠滿清政府的漢奸——保皇黨,早已密告粵督張鳴岐,同時滿清政府亦電令粵吏嚴防,這又是使發難不能進行的一種困難。黨人在這緩急兩難的形勢下,策劃革命的工作,艱苦的情形可以想見。

廣州機關部的同誌,經過幾次籌劃,便決定了二十八日為發難的時期。二十五日,克強從香港趕來,準備主持大計。他因為預計日本和安南兩方麵一批軍械,二十八日才能到達,到後尚需分配,於是主張展緩一日,改定二十九日為發難時期。這是不能遲延的一天了,因為各路的決死隊,已齊集廣州,若過於遲緩,非但四月初有新軍退伍,即機關亦將敗露,經費支持,也有困難,在緩急兩難之間,是最適當的一天了。

發難的時期,已經決定。其他留在香港的黨人,原定二十七二十八兩日全部趕來,克強因為風聲過緊,要他們暫時不來,已經到省的同誌,也暫時解散,以避軍目,並且也有回港的。二十六日晚上,漢民在香港接到克強這樣一個電報:“省城疫發,兒女勿回家。”就是要他們不要馬上進省的隱語,大家看了都相顧失色。有的同誌,阻抑不住革命的情緒,還是自動地跑到廣州來了。

二十七日,張鳴岐突然把巡防二警,開回了省城,以三哨助守龍王廟高地。接著又一個緊張的消息,就是新軍二標的槍械,已經被張鳴岐沒收去了。滿清官吏這樣有計劃的戒備,很使黨人懷疑有走漏機密的可能。當時有人疑心陳鏡波已經充當了敵人的偵探,因此都很氣憤,主張改期。陳炯明及趙聲的代表宋玉琳就這樣主張的。但也有主張維持原定計劃的,不免意見分歧。克強看到各部所為如此,非常痛心。他決定一個人去和李準死拚,以謝孫先生和海外同誌。一麵立刻命令各部退卻,免被搜捕,於是趙聲率領的一部分同誌,先回香港,其他各部陸續退出省城的有三百多人。克強在機關部裏把這許多同誌遣散了以後,正在百感交集、繞室彷徨的時候,林時塽、喻培倫忽然匆匆地走進來,他們說:“剛才得到警察界的四川同誌報告:滿清官吏立刻要搜查戶口了,形勢非常緊迫,萬不可改期,應該先發製人,以圖自救。”克強聽了這個緊急報告,非常興奮,立刻下了決心,準備集合三四十人攻襲督署,因此又電香港同誌說:“母病稍痊,須購通草來。”這就是要港中同誌攜槍支,全到省城發難的隱語。

二十八日,張鳴岐又加派軍警守防軍械局,並分頭搜查黨人,有幾處秘密機關,已被破獲,十幾個黨人,也被捕去。到二十九日,形勢更緊張,謝恩裏的總糧台也被破獲。克強這一連接到這許多情報,非常著急。這時福建、湖南的同誌,安南華僑同誌,已經從早上起齊集在小東門克強的寓所,聽候命令,下午三時,附近的一個機關,也被圍搜,並且捕去了八個黨人。克強知道事情已到最後緊急的關頭,立刻準備發動。正在束裝待發的時候,朱執信因為別的事情到這裏,他看到這情形,就把他的長衫下截剪去,也加入敢死隊。一位須發蒼白的老先生譚人鳳,也正從香港趕來,看見克強正在攜槍實彈,他將香港的情形報告以後,主張再緩一天動手,克強急得頓足說:

“老先生!請你不要擾亂我的軍心!”譚老先生聽了克強這樣堅決的話,也很感動,就向克強要一支槍。

“先生!你老了!我們的後事,還要人來辦理,這是敢死隊,你不能參加的。”克強很婉轉地拒絕他。

“你們敢死,難道我就怕死了嗎?”譚老先生不肯示弱。他氣憤地說。克強無法應付,隻得給了他兩支槍,他卻誤觸槍機,砰的一聲響起來,克強就把槍奪過來。說道:

“先生,不行!不行!”譚老先生這才沒有話說了,隻得把槍交回克強。

發難的時候就到了,從前議定的十路進攻計劃,現在因為敵情的變化,和許多同誌有的回到香港,在廣州的也已分散了一部分,因此臨時變更,改十為四路:第一路仍由黃克強擔任進攻兩廣總督署,所部為四川、福建、花縣、華僑及其他黨員;分作二隊,一攻督署衛隊,由林文率領,一攻督署正門,由何克夫率領。第二路,姚雨平擔任,攻擊目標仍為飛來寺軍械局及小北門。第三路,陳炯明擔任,攻警察教練所。第四路,胡毅生以二十餘人攻南門。

克強一切都部署好了,就對眾演說,極力鼓動他們,當他發給機械、符號完畢的時候,剛好是五時三十分:各路英勇的同誌,就在螺角高鳴中,一起發難了。

在各路革命軍中,以克強那一路戰得最為劇烈和勇敢。他率領了林文、何克夫等一百多人,由小東營出發,攜著槍械和炸彈,直攻總督署。所有阻擋的警兵和衛隊,殺的殺,逃的逃了。兩廣總督張鳴岐,聽見炮聲就跑掉了;克強衝到後堂,找不到一個人,在張鳴岐房間裏,隻見衣架上,還掛著他的長衫,水煙筒還是燙的,他便放了一把火,把總督署燒起來。他剛走出總督署,就和李準的大軍相遇,給清兵圍住了,死傷了好些人;克強也給流彈打斷了兩隻指頭:但他還是勇猛地搏戰著,終於突出重圍,沒有受到傷害。又臨時分發三路進攻,第一路令徐維揚率花縣同誌數十人,出小北門,準備和新軍接應;第二路令川閩及南洋同誌數十人,進攻督練公所:第三路由他自己率領方聲洞、羅仲霍、朱執信等十人出大南門,準備和防營接應。

克強和方聲洞等,戰至雙門底,就與防營相遇。防營哨官溫帶雄等,本來已經和黨人聯絡好了,準備到水師行台攻打李準,但沒有到達水師行台以前,暫時不帶符號,以免阻礙。聲洞不曉得這個內幕,他看見防營的士兵,都沒有佩帶符號,便發槍把溫帶雄殺死,防營士兵,也舉槍還擊,聲洞不幸殉難!克強且戰且前,他回頭來一看,沒有見到一個人,就撞進了一家洋貨店,還是從門內出兩槍左右射擊,打中了防營士兵七八人。等到防營退散,他才知道自己是負傷了。革命軍和防營的接應,因此失敗了!

川閩同誌攻督練公所的一路,在蓮塘街口奮勇接戰,起先也打了勝仗,清兵死傷的很多。至夜九時,轉戰大石街,終因勢寡無援,出小北門,又與旗兵警察相戰,堅持二時,以夜深彈盡,先後潰敗。

在小北門接應新軍的一路,走不到多遠,就見敵軍分批過來,因此在德宜街口就發生衝突,巷戰於蓮塘街口。敵軍居高臨下,占了有利形勢,革命軍即由蓮塘街轉人大石街的機關部,攀登屋頂,向觀音山射擊。轉戰至小北門高陽裏口,又遇見了一隊的防營趕來,他們就在一家米店裏,把米袋做了堡壘,奮勇抵抗,相持一日夜。張鳴岐見黨人頑強不屈,竟下令燒街,黨人不得已,才越牆而走,這一路又完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