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侖,華夏之魂,昆侖山上古來多神鬼奇誕之傳聞。
千百年以來,昆侖山一直是華夏神話傳說當中最重要的神山,地位之高,天下無出其右者。
西漢《淮南子·地形訓》中,曾有如下記載:
“昆侖山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裏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尋……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裏,裏間九純,純丈五尺,蕩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不周之風……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周複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
傳說中的昆侖,既高且大,為中央之極,同時也是連接天地的天柱,各路神仙都居於其上——盡管後世證實這些說法大都是前人虛妄之言,但古往今來,昆侖的神秘,卻是一直深深地吸引著各方勢力——然而,無數人為此奮鬥了一生,可昆侖聖境的隱秘麵紗,終究也還隻是勉強地隱隱掀開了不過一角。
隻是昆侖縱然不凡,但世間本無神仙這等認知,多年來,其實也同樣早已經為世人所深信不疑。
直到,十年前……
昆侖山底——建國後被改造成了華夏最神秘軍事基地的天然洞穴當中——風雲際會,龍虎相從,驚現九重宮闕!
雲霧之中,有瓊樓玉宇;蒼穹之上,是綺戶朱閣!
不可思議的神跡!
九重宮闕,白玉為牆金做頂,溢彩流霞千萬,偉岸如山嶽,浩大似仙宮,然而卻被重重雲霧層層籠罩,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瀆,仿佛是存在於現實與虛幻之間,早已超脫了世人的認知。
無數的猜測隨即被提了出來——是傳說中的洞天福地?還是超脫於三界輪回之外的神仙洞府?是史前文明遺址?亦或是地外生命造訪後留下的不滅印跡?
十年來,為了破解九重宮闕的奧秘,華夏傾盡了全力!
然而九重宮闕附近,仿佛是存在著一種遠遠超越科學理解的力量,重重雲霧籠罩的範圍之內,電子儀器、科研設備一旦進入就必定失去作用,各種各樣或是先進或是原始的通訊手段也都一律失去了效果,甚至就算是拉著手或是接踵而行的兩個人,也都完全感受不到彼此的存在,仿佛是各自進入到了兩個迥然不同的時空當中一般——
毫厘之隔,便是天涯之遠!
身處雲霧中,仿佛每一個人,都是孤獨寂寞的,無依無靠,也沒有辦法同外界進行任何的交流;更有甚者,邁步在雲霧當中,便宛若是正行走在時間的長河裏麵,除了己身不朽,身上攜帶的任何東西,都會迅速被無形的力量衝刷化為齏粉,不複存在……
赤條條來去!
好似走到了盡頭就將要去麵對那傳說當中的轉世投胎一般!
九重宮闕,詭譎難測,這裏麵的種種,實在超乎想象。
此刻,楊羽渾身赤裸,正艱難地在迷霧當中摸索著前行!他眼前白蒙蒙一片,什麼也瞧不清楚,耳中寂靜到令人絕望,隻有自己嘴裏麵凝重的呼吸以及那沉悶的心跳時而響起,宣告著這浩蕩無邊的宮闕,絕非,當真是一片死寂——
眼不可視物,耳不能聞聲,有口說話卻全無半個人聆聽,這裏,是神奇的聖土,然而,同時卻也是那生命的絕地,寂寥空蕩,雲霧蒼茫,生死無邊。
此刻,唯有腦海當中時斷時續傳來的那一點細微到幾可忽略不計的指引,勉強告訴了楊羽前進的方向,讓他尚且不至於迷失在這漫天雲霧當中。
四重,還是五重?完全失去了分辨能力的楊羽,甚至早已記不清楚自己到底已經走過了多少重的宮闕……
九重宮闕,雲遮霧繚繞,不顯化於世間,然而一旦踏足雲霧籠罩的區域,便再也難以回頭。
十年前,早已淪為笑柄的“世界末日”當天,七歲的楊羽誤打誤撞,成為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發現九重宮闕存在的人,同樣亦是他,成為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僥幸進去之後又活著走出了九重宮闕的人。
然而,自楊羽以後數年,華夏高層接手並封鎖此處展開研究之後,甚至包括華夏一位神話以及兩個宗師級別高手在內的足足三千人盡皆迷失其中,再沒有出來過,直到,半年前……
……
九重宮闕前方,雲霧範圍千步之外,一個身材異常魁梧,年紀約莫是七十許,拄著雙拐的老者,喃喃開口道:
“羽兒,一路,好走——”
他眉眼粗獷,目光冷毅如電,挺直的脊梁如山嶽,高大的身材猶勝過虎背熊腰,縱然雙腿僵硬著分明已經是殘廢多年,猶予人以無上的壓迫力,那略帶花白的頭發就好似一根根短刺,硬硬地朝天紮著,氣勢威猛霸道,令人不敢直視。
然而他身上卻僅僅穿著一件頗為老舊的軍裝,且既無綬帶,也無勳章,顯得很是簡樸。
老者旁邊,靜靜矗立著一個年紀剛剛二十出頭,臉龐清俊,雍容有禮的青年男子,他五官溫潤宛如美玉,氣度沉靜好似湖海,然而眼底深處寒光隱隱流轉,卻分明是寫滿了冷漠和無情,似那掌控著天地萬物芸芸眾生命運的無上存在,淩駕於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