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命歸 第七十六章 明智光秀(1 / 2)

這一日,龍少驄等人終於遠遠見到了京都宏偉的城郭。

京都,古稱平安京,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於此,而後一千多年一直作為日本的國都,屹立在京畿地區。

此城的建築受中華風水影響頗深,仿照當時的唐都長安布局,天皇所居的大內裏也是麵北朝南,以朱雀大街為中心,分別為稱“長安”的右京和稱“洛陽”的左京,全城也是市坊分離,一直沿襲至今其城下町即便在戰亂年代,也是異常熱鬧。

然而,中華大地的長安早已沒落,自宋代東京汴梁開始,城市的布局便已經打破了市坊的分界,反觀京都卻一直嚴守了舊日的傳統,除了破壞之外,毫無發展和改觀。

到了室町幕府時代,居住京都的天皇被征夷大將軍足利氏架空,其所居住的二條大街也取代朱雀大街,成為都城的中心地帶,再到應仁之亂,進入戰國時代,整個京都成為主戰場,精美建築悉數被毀,到處斷壁殘桓,繁華不再。

據史料記載:應仁之亂僵持十一年,京都一片焦土,宮殿及素有“花禦所”之稱的幕府府邸、公家宅邸二百餘處、大名府邸六、七千處,和都市街道皆化作灰燼,古刹天龍寺、相國寺等寺廟變為破磚瓦礫,文物毀壞殆盡。公卿紛紛逃離京都,避難於地方,百姓更是備受流離之苦……

而如今,龍少驄所見的京都城,已經在織田信長成功上洛,掃除京畿豪族後,安定了十餘年,逐步恢複了昔日的繁榮景象。

這一路上,龍少驄一直被“本心”所擾,誠如師父所言,他的本心已經隨著離開傍溪村,發生了太多變化。

宮本無二曾對他言明,隻有最“柔弱”的本心,才會曆練出最堅強的意誌,“本心弱”可以使你無形,容易被人忽視,更不會因外物而悲喜,因世俗而退縮,筋藤柔弱而韌勁十足,百折不彎;枯枝堅硬卻生機全無,一觸即斷。

師父還向他講起了相沢老人,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沒有陪孫女一同前來,而是留在了安土城,為的隻是心中的一團疑慮。安土城內,不止安土城,整個琵琶湖岸,有太多的少女染上了癡傻怪病,在所有醫官都束手無策,選擇放棄的時候,老者卻依然在堅持,每日上山采藥,苦想應對之方。

這就是相沢老人的本心,以醫者之心,救死扶傷。

龍少驄感覺自己的本心,其實荒蕪不堪,從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便抱定了安穩度日,渾渾噩噩之念,可恰逢亂世,哪有後世安享太平之資,所謂成王敗寇,曆史永遠會選擇強者,而強者必須要擁有一顆柔弱的本心和一副堅強的意誌。

柔弱才會堅韌,堅韌才會百折不撓,才會不被外物左右,不受困難恐嚇,才會曆盡艱辛,不離不棄,得到最終的圓滿。

這份禪定的境界,龍少驄雖有所感悟,卻是意識模糊,有些琢磨不透,每次像抓到了什麼,卻又在轉瞬即逝,隱約之中有一個聲音在呼喚著他,一扇大門早已為他開啟,隻是走進去,便再也無法回頭。

當下的龍少驄,雖胸無大誌,卻並不愚笨,想起逍遙子對自己說過的話,綠蘿和輕挽姑娘對自己的旁敲側擊,他隱隱約約感覺到,無論自己願意與否,一隻無形的大手,都在向自己壓來,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既然無法躲避,那麼就隻有主動為之。

此念一生,龍少驄頓覺心緒明朗,感覺所見之物,從來沒有如此清晰過,清晰到對方鎧甲紋路,皮膚毛發都曆曆在目。

他又突然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待定睛觀瞧,發現原來前麵來了一位將軍,自己的馬匹竟與他的戰馬走個對碰,自己卻渾然不知。

龍少驄此人穿著一身華麗的當世具足,頭戴二葉葵張懸兜,閃著精光的雙瞳,修飾精致的胡須,給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時,長穀川秀一催馬上前,對那人躬身施禮道:“光秀將軍,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