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水中的溫度清爽透涼,一道道藍色的光芒包裹著遊希的全身,將遊希消耗的體力緩緩恢複著。
漫遊在水中的遊希感受到一種無比舒暢的氣息,就像是躺在一張水床中,讓他情不自禁的想要一直沉淪下去。
不對!我是來拿如意棒的!
猛地一個念頭驚醒,遊希便發現此刻的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遊到了潭水深處。
這奇怪的潭水中,沒有一根植物,沒有一隻生物,就像是一片死亡禁區般,但卻處處充斥著大量藍色的生命氣息,實在詭異!
遊希屏住呼吸,在潭水中四下遊走,卻依然沒找到原電影中那尊石像,反而迷失在這片一望無際的碧藍色潭水中,無論往哪個方向遊去,周圍都是同樣的一片藍色,給他一絲迷路的錯覺。
陣法?
遊希的腦海中出現這樣一個詞語,隨後微微一笑,拿出了那枚核桃掛墜。
核桃掛墜在這片潭水中似乎充滿了靈性,一團金黃色的光芒浮現而出,包裹著核桃掛墜從遊希手中緩緩飄起,朝著潭底深處飛射而去,遊希緊跟其後。
就像是破開了某種迷陣般,遊希跟著核桃掛墜越遊越深,眼前的景象也逐漸變化起來。
撥開眼前一層金黃色的迷霧,遊希的身形停了下來。
“這是……”
一尊散發著龐大神性的巨大石像呈現在遊希眼前,該石像貌似神猴,麵如紅寶石,毛色金黃,尾奇長,約五,六層樓之高,手握一杆虎頭如意金棍,頂天立地。
哈努曼神猴石像!
哈努曼,素有“印度的孫悟空”之稱。據說擁有四張臉和八隻手,其麵容身軀可隨意變化,可移山填海,吼聲如雷,力大無比。乃印度神話中一個傳奇人物。
遊希在書上得知,吳承恩的《西遊記》取材於《大唐西域記》,這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後寫的回憶錄。那麼,孫悟空的形象源於印度的神猴哈努曼,便是順理成章的了嗎。
遊希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孫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
不過,對於“孫悟空起源印度神猴”的說法,大家不必太較真,由於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和傳播,才能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印度人把孫悟空稱為“中國的哈努曼”,中國人完全也可以把哈努曼稱之為“印度的孫悟空”
至於哈努曼神猴與齊天大聖孫悟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聯係?是否哈努曼的背後真有著孫悟空的影子呢?
哈努曼神猴像的周圍似乎是一片奇特的空間,遊希甚至在這裏感到了氧氣的存在,大口的呼吸之後,迅速往前遊走而去。
結界!
一層透明的光罩出現,抵擋在遊希前方。而一聲如雷霆般的巨響出現在遊希耳邊。
“凡人!離開這裏!”
遊希目露驚訝:“這石像還能說話?”
哈努曼神猴像周身散發出一層層朱砂般鮮豔的紅色光芒,雷霆般的聲音透過一層層水浪,再度傳到遊希耳中:“吾費解,為何神墜會引導爾之凡人前來,不過爾並不是吾所等待之人,立刻離開!”
遊希注視著這尊巨大的神猴像,能清楚的感受到一股威壓向自己襲來,壓得自己呼吸困難,身體沉重,手腳難動分毫。
遊希先是對神猴像禮貌的笑了笑,隨後尊敬的說道:“我來取如意棒,為了鏟除地麵的一個妖孽。”
“如意棒乃是千百年前吾之好友所托,寄存於此。留於一名有緣人故能取之。爾之身上殺戮氣息太重,非吾等待之人。”
原來孫悟空並非哈努曼,哈努曼也並非孫悟空,隻是一對猴友。
遊希再次微笑,語氣中充滿著自信:“我就是你所等待之人!”
“爾等話語從何而來?”
“我知道你是受孫悟空所托,將如意棒雪藏於你的武器之中,我正是被這枚核桃掛墜所引導,找尋而來。”
遊希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手中那枚核桃掛墜。
“此乃吾之好友的神墜,爾之實力頻頻,並非如意棒的使用者。不對!爾體內的力量……”
神猴像雙眼處一道紅色的光線突然射出,猶如迅雷激光,打在遊希身上。
遊希隻感覺到自己被一股龐大的神性所包裹,雙眼瞳孔不受控製的顫抖起來,天帝之眼與修羅瞳頻頻閃現,體力與精神力如流水般往外傾灑而出,不一會便滿頭大汗,呼吸沉重。
紅色的光線隻在遊希的身上停留了數秒,便回到神猴像的雙眼處,流入神猴像的內部。而這數秒的時間,遊希的體力與精神力已然被悉數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