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酒店住下去可不行。北京的酒店真是貴的驚人,在cd能住四星級酒店的價格,在北京也就勉強能住一個連鎖的經濟酒店。
魏茗退了房,牽著藍色的行李箱,背著碩大的書包走向中關村的街頭。
怎樣才能找到便宜的租房呢?魏茗邊走邊在心裏盤算著。條件差一點沒有關係,考研要保持早起晚睡的學習時間,節約路上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離學校近是關鍵。
魏茗打開手機上的地圖軟件找了找,進北大隻需要步行的距離的小區有兩個。一個是北大東南門對麵的中關園小區,另外一個是北大南門的海澱路小區。雖在地圖上兩個地方隔得不算遠,但這實際步程對於拉著行李箱背著大書包的魏茗來說確實有點吃力。看來跑步也需要加進每天的日程中了。魏茗想著,走向五道口商場外的星巴克。先好好研究一下這兩個小區的優劣,再直奔目的地吧。
脫下大書包,把行李箱推到牆角,再將盛著熱咖啡和甜點的盤子擺在桌上,魏茗終於覺得有一點輕鬆了。在百度上輸入小區的名字,各種房地產的廣告便鋪天蓋地地蹦出來,魏茗撐著額頭,惱火地關閉了瀏覽器。突然靈機一動,在微信上的搜索欄輸入“海澱路小區”幾個字。
出來的是一篇文章,名字叫《海澱路小區的那些考研人》。
“海澱區小區又舊又破,考過研的朋友介紹,那方便,離北大南門步行兩分鍾。你若真心決定了考研,就不應該在路上耗太多時間。
我那看了兩次房,第一次看完情緒就塌下去了。為了理想我能吃苦,但真要住進去,內心很難接受。海澱路小區裏白天從正門看靜謐如詩,綠蔭濃厚,夜晚從中關村大街看背麵,粉牆如畫,霓虹繞梁。裏麵卻不是那樣的。裏麵被隔成一小間一小間,鴿子籠一樣隻能放進床,最原始最簡陋的毛胚房,男女混住一套,牆壁上麵有汙漬,水管發黃,過道上晾了一堆各色衣服,地板想必是無論如何都擦不幹淨了,洗手間是公用的,我還沒把門全推開就幹嘔,等全推開了就吐得腸胃絞痛。
一套如此,二套如此,三套四套套套如此。我被折騰得很有脾氣:“這跟您描述的一點都不一樣,這是人住的嗎?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金錢跑來跑去。您最初就該說清楚。”
中介見多了,淡淡一笑:“您有錢您去租高檔公寓啊,反正我們這裏都是這樣的。考研的學生都是這麼住。”
我氣得說不出話來。
看多了蕭條破敗,經幾回橫刀豎宰,人沒精力了,住遠難得近水樓台之便,最後心一狠。我是人,別人也是人。別人能住,我就能住。忍一年,死不了!
搬進去才發現,整個小區,除了直博生,住的幾乎都是各路考研人。直博生屬外校應屆保研,提前過來做實驗,住宿費各方麵都有報銷,最多在海澱路小區住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