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執政官的野心(3 / 3)

反倒是汪澤仁自己,有著其他元老無可匹比的優勢。他曾經也是一位名將,有著完整的“榮耀之路”,是三十年前“喜馬拉雅”星域會戰救國英雄行列的一員,胸前的“黃金愷撒”勳章可是加了橡葉和寶劍的。可以豪不誇張地說,當前形勢下,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全境恐怕找不到比他更適合擔任獨裁官的人了。

所以,汪澤仁這招把保守派元老逼到了進退兩難的窘境。他以勝利者的口吻對羅基說道:“羅基元老,我的發言還沒有結束,請您坐下。”

羅基隻好趕緊坐回那其實十分不舒服的元老寶坐上,滿臉怒氣地盯著汪澤仁。

汪澤仁已經感受到勝利的喜悅了。如果“終極決議”不被通過,他也將是贏家,隻是戰果小了點而已,可卻完全能夠削弱保守派的民望和決策影響力,為他的下一步計劃增加更多的勝算。

接下來,他完成“自我授權”的最後一步,鄭重地繼續宣布:

“現在第一元老汪澤仁,聯名執 政 官汪澤仁,要求元老院做出終極決議,任命公民汪澤仁成為危機時刻下統領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一切權力的獨裁官!”

按照法定程序,這句話講完後就直接進入表決階段。

身為主持會議的第一元老的汪澤仁馬上坐下,接著站起來帶頭表決,高聲說道:“元老汪澤仁同意通過終極決議,任命公民汪澤仁成為危機時刻下統領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一切權力的獨裁官!”

由於他同時也是被提名人,所以表示讚成自己的提名後,以提名者的身份走到了議事大廳的中央,以接受其他人的投票。

“元老格林傑德?羅基反通過終極決議,反對任命汪澤仁成為戰爭獨裁官!敵人根本就沒出現,隻是憑借下級軍官對敵軍情報分析報告,理由非常不充分!”

羅基今天的表現與她那保守派元老首領的地位極為不符。

首先她本應是最後一個表決發言的元老,因為她的寶座在第一元老右手邊,按照約定俗成的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發言、表決的傳統,她是最後一位;其次,她的用詞極為不當,太過口語化,與元老院表決慣用的書麵語化極不相稱;還有,她對反對原因的陳述不當,“隻憑借下級軍官”的用詞及其所呈現的邏輯,無疑會產生一棍子桶死一大片的效果,極易讓成千上萬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基層官兵感受到輕視和侮辱。

不過,麵對汪澤仁突擊提名,她的失常表現是可以理解的。

元老院和獨裁官製度是一種極度變態的“矛盾和悲劇結合體”。元老組成的元老院任命獨裁官拯救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可是任何人都隻要被任命為獨裁官,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的所有權力就集中於手上,可以決定治下任何人的生死。

在座的其他元老和候補元老,都非常清楚,像是汪澤仁這樣充滿野心並握有重權的人,一旦主宰了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的生死大權,必定會借著機清剿他的政敵。

帝國曆史上先後出現的三位獨裁官上任後都大肆發動了政治清洗。

2608年的救國獨裁官胡金波,拯救萬民於水難之中,同時也以阻撓救災、貪汙腐敗和不作為等諸多罪名查抄了多位元老及其黨羽。好在胡對軍隊和警察等國家暴力部門的掌控並不是很強,忠於他的軍官也不多,所殺之人也就相應較少。而且受刑者大部份都有明顯的貪腐和瀆職證據,所以民間除了民 運分子和人道主義者外,對其大用死刑的作為並沒有太強烈的批評。

2751年的戰爭獨裁官弗雷德裏希?馮?魏克特元帥,官方正史的評價是“千古一將”,民間史家的說法是“千古一魔”。上百萬官員、指戰員甚至無辜老百姓,不是死於敵人的進攻,也是不倒在衝鋒的途中,而是被魏克特的爪牙或秘密或公開以各種羅織的莫須有罪名處決。

2890年的戰爭獨裁官杜義敏元帥,更是蓋過了他的兩位前任,號稱“殺帥”。甫一上台發布的第一項獨裁令不是防禦敵軍,而是立即槍決監獄裏所有政治犯和十年徒刑以上的刑事犯。在與英仙星際聯邦激戰的同時,他仍然不忘調動大批軍警在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全境逮捕處決分裂分子、地方行星獨立派、民主人士、民 運分子、反元老院派係,連公開批評元老院和軍隊的人都統統以潛藏在人民群眾當中的英仙聯邦間諜罪名而遭到射殺。

杜義敏戰場之外殺了多少人,目前尚無官方確定的數據,因為許多屠殺仍然在調查當中,大批冤假錯案也還在重審和平反當中。但民間保守的估計是三百萬到五百萬之間,許多逃亡到英仙聯邦的民運分子更宣稱有上億人死於杜義敏的槍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