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2 / 3)

“長官……”

通信士官作了最後的努力,希望船長也給家裏留下什麼話,畢竟她們都是在“家鄉前線”作戰。

“好吧,我就留一條留言吧。”

蘿塔被說動了。

留言的內容很短,錄像的時間也很快,但就在那短短的十幾秒裏,蘿塔卻回憶了許多。

帝國軍的反擊很快就發起。

烏斯帝諾夫將軍集中了手下所有的戰艦,在敵軍戰陣右翼一千五百萬千米處改出超光速,迅速編排成一個巨大的錐形陣。之所以選在這個方向上出現,隻是為了引導對方轉向應戰,使雙方開火方向都不會朝向“阿非利加”行星和“所羅門”恒星,盡可能地避免失的炮火打到數十天文單位之外的恒星和行星。

為了加強穿透力,烏斯帝諾夫還將兩千艘戰列艦全部置於錐形陣的前部,火力與防護都要差許多的巡洋艦和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武裝商船、輔助巡洋艦都被放置在後部。

帝國軍的如期出現,讓許鴻釗興奮不已,立即下令全隊轉向迎敵。三支艦隊右轉九十度,並且重新編排成一個巨大的傘形陣。因為從敵軍數量上判斷出敵人傾剿而出,所以這一回,他沒有像上次那樣把巡洋艦編成多個小陣形環布周圍以應不策,而是全部統編到巨大的傘形陣裏。

這樣一來,雙方便在距離“阿非利加”行星約二十萬天文單位展開,準備投入激戰。

雙方投入的戰艦總數加起來達到八千艘,兵員總數加起來超過七十萬。規模上雖然稍遜於六月份的第三次“易”星域會戰,可這場戰鬥將會成為自2890年來,發生在帝國境內的最大一次戰役。

沒有絞盡腦汁的戰術機動,也沒有耍盡花樣的戰術創新。

兩支龐大的艦隊均以二分之一光速前進,相互飛近。在距離縮短到兩百萬千米時,所有戰艦進入不規則的螺旋前進狀態,並且逐步減速到二十分之一光速。

三十萬千米距離,密集的光束將寂寥的太空瞬間分割成無數的碎片。

緊隨其後,高能粒子束、激光束擊打在電磁防護罩和陶瓷合金裝甲上激發出的強烈光芒此起彼伏。反物質粒子束與普通物質湮滅導致的輕微、頻密而又無序的空間波動,摻雜著定向能量爆發引起的輻射、動能毫不留情地搖拽著兩方的戰艦。

幾乎每一艘戰艦的艦橋和戰術指揮中心裏,顯示敵我態勢的立體成像上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艦形圖標。八千艘戰艦相互對轟的場麵在無疑極為宏大壯觀,可是沒有一位參與戰鬥的軍人會有那份閑心去欣賞這種用無數生命與巨量財富做成的太空煙花表演。

占有數量優勢的聯邦國防軍傘形陣,鎮定自若地發出聚焦式的火力,將死亡的能量潑向對手。

兵力處於下風可是單艦能力勝過對手的帝國沐浴著對手的猛烈火力,保持著嚴整的隊形,在奮力射擊的同時,向著立下黃道麵上的敵軍陣形核心衝去。

“大西庇阿”號戰列艦的戰術指揮中心裏,厚重的太空戰鬥服裏,雷金納德?烏斯帝諾夫將軍神情嚴肅。這是一次赴死的攻擊,其意義根本不可能是勝利,而是在於最大限度地消耗敵軍。所以她采取了最為傳統的攻擊戰術,以錐形陣直刺對手陣列核心,準備做出最為殘酷和血腥的接舷混戰。

“千分之一光速,全體陸戰隊出動,開始接舷戰!所有陸戰隊員集中攻擊敵人的戰列艦!”

“黑寡婦”發出了悲壯的嚎叫。

“為了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的利益,牢記我們入伍的誓言——勇往直前,決不退縮,戰鬥至勝利,流盡最後一滴血!VENI,VIDI,VICI.”

因為規模過於巨大的能量對射,而出現大量難以慮清的幹擾信號的通信係統裏,立即激起了飽含決絕意味但卻情緒激昂的集體回應:

“VENI,VIDI,V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