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黃泉裏的天鵝(3 / 3)

\t它的四條外觀有著明顯節支的長腳則有著與螃蟹腳相似的結構,但是細部無法判明。因為所有這些器官和管狀物都是被外殼的陶瓷物質緊密地包裹著,而且這些器官、管狀物、腿腳內部都不能被X射線穿透。顯然其表麵都附有鉛,以阻擋輻射對身體內部的破壞。

\t“這會不會就是矽基生物?”米婭·弗羅貝爾驚奇也說道。

\t“弗羅貝爾夫人。”朱翰鬆對她的話並不以為然,嚴肅地說:“雖然我不是個‘碳沙文主義者’,但我認為學界提出的所謂‘矽基生物’理論上很難站得住腳。”

\t“但你怎麼解釋這個裏外都是陶瓷的組成的東西?”陳維茵故意問道。其實她倒不是很在意矽基生物理論成立與否,而是想借機殺殺眼前這個頗有些傲慢態度的聯邦科學院院士的威風。

\t“陳博士,我們還沒看到這個生物的核心部位,現在還不能妄下定論。”朱翰鬆圓滑地說。

\t“我們為什麼不改用聲納來掃瞄呢?”陳維茵繼續說道,“X射線無法穿透的金屬鉛,可是能夠傳播聲波的。”

\t朱翰鬆馬上受到啟發,拍打著手掌,笑眯眯地叫道:“陳博士,你不但人長得漂亮,頭腦也真是靈活!烏爾夫,你有這樣才貌雙全的學生,真令人羨慕啊!”

\t對朱翰鬆的稱讚,一旁的烏爾夫·伯恩斯坦得意地發出微笑。他其實很早就在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中認識了朱翰鬆,對此公一些風流逸事也有所耳聞。雖然從事不同的研究領域,都貴為各自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但伯恩斯坦內心卻非常鄙視朱翰鬆和其他一些聯邦科學家的糜爛生活作風。

\t科學家們改用聲納對這具易星生物屍體進行研究,很快就得到了由於聲波傳輸速度不同而形成的圖像。但是人類過往極少直接利用聲納研究生物體本身結構,判讀圖像成時花了不少時間。最後在計算機的模擬輔助下,朱翰鬆院士斷定,那些卵形器官裏都充滿了結構完整的細胞!

\t新的發現令所有人都感到歡欣鼓舞,朱翰鬆更是迫不及待地宣布:“要繼續探尋那些器官裏麵的結構和組成,隻有切開這層陶瓷了。”

\t但是,麵對眼前這隻如同坦克一般的龐然大物,朱翰鬆也顯得有些無可奈何。

\t要打開這具屍體並不難,叫上一群陸戰隊士兵用動力裝甲上的武器猛轟,很快就能把它炸成碎片。但要完好的解剖這具屍體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t“讓工兵和動力裝甲維護人員來幫忙,您看如何?”陳維茵建議道。

\t“看來也隻能這麼辦了。”朱翰鬆院士點點頭說。

\t朱翰鬆說完立即專心致誌地檢查機器人的切割程序,他必須確保機器人的切割激光既能切開外殼,又不會傷害到裏麵卵形器官的組織。

\t在眾多工程技術人員的齊心協力和輔助機器人、儀器的幫助下,花費了十幾個小時,科學家終於切開了“粒子河蟹”扁平軀體前部的致密陶瓷物質外殼。那個沒有彈簧軟管狀物體的卵形器官最先露出了約有一張人臉的麵積。

\t朱翰鬆立即下令暫停解剖作業。他蹲下去,仔細端詳暴露出來的這一部分。器官上麵還有一層堅硬的物質,但是由於含有鉛,所有射線掃瞄儀的射線均無法穿透。剛才的聲納探測表明,這層物質也厚達一厘米。他摘下手套,把手放在上麵,似乎想感受從裏麵傳來的生命信息。

\t但是麵對這個已經被認為已經死亡的外星生物,朱翰鬆並不能獲得任何的預期中的感受。於是,他又下令恢複切割作業,眼看著忽隱忽現的激光照射在卵形器官上麵。

\t剝去了堅硬的含鉛物質後,展現在科學家們前麵的是一層極富彈性的物質。從上麵取下的切片進行分析顯示,這是一層蛋白質,其存在的意義顯然是緩衝堅硬的陶瓷外殼與裏麵的細胞組織,防止外殼產生的衝擊能量摧毀脆弱的生命物質。

\t麵對新的發現,朱翰鬆高興地說:“又一個事實讓我們隻能再一次臣服於‘碳沙文主義’的威嚴。”

\t“可是這些陶瓷外殼怎麼形成的?”陳維茵問道,“不會像我們人類一樣通過自動生產線製造的吧。”

\t“這些技術性問題不大可能馬上都能得到答案。”朱翰鬆說道,“我們接下來應該弄清楚這些器官各自所具有的作用。當然了,我必須向艦隊司令部通報我們的發現。”

\t朱翰鬆轉而立即接通與艦隊司令官赫佐格的通信。

\t實驗室外麵,“自由灘頭”的防線上,聯邦陸戰隊指揮官奧維德和普西正慶幸過去的二十四小時裏,平安無事,周圍再未發現任何不明生物。

但是他們顯然高興得太早了,太空中的衛星發現了原先與易星四腳怪發生戰鬥的地區附近,出現了大批具有生命特征的紅外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