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隻見道道亮光劃過,前方三百米開外的新羅馬陸戰隊員當即化為耀眼的火球,伴隨著爆炸聲快速消散。
\t剩下的新羅馬陸戰隊員也迅速投入反擊。雙方在登陸場的高地上開始了激烈的交火。
\t“致遠”號的空天飛機及時趕到,釋放另外三十二名陸戰隊官兵。聯邦國防軍陸戰隊完全占了上風,很快就壓倒了對手,順利地控製了登陸場。
\t幾乎整個新羅馬帝國的科考隊的登陸團隊都落入了羅博手中,五十多名科技工作者和被俘的士兵排成五排,接受勝利者的訓話。
\t“歡迎投奔自由。”羅博滿懷著熱情與喜悅對這些充滿恐懼的敵國人員說道,“你們都是人類世界的精英,這是你們擺脫專製與獨裁,為全人類的光明理想服務的大好良機。所以,大家不必害怕,隻要服從我們的指揮,聯邦的法律和傳統會保障大家得到比以前更加優越的待遇。”
\t雖然說的全是套話,但是羅博還是擁有十足的滿足感。他俘虜的可是一群科學家,價值可是遠遠超過一般的戰利品。
\t這時,己方的軍用加密頻道裏,有人報告:“長官,東麵約五千米處有兩個新羅馬的人員正在逃跑。從熱成像上判斷好像是科學家的動力裝甲。”
\t“不要開火,馬上追擊,要抓活的。”羅博立即指示道。
\t然後他轉而命令手下:“請大家上飛機,接回‘致遠’號,科學家優先。”
\t“是,長官。”手下領命後立即帶人押送俘虜分批上飛機。
\t羅博指示一名士兵跟隨自己,迅速離開,前往登陸場東麵,支援追捕逃跑人員。
\t陳維茵和伯恩斯坦離登陸場比較遠。
\t當登陸場遭到攻擊後,陳維茵立即叫道:“教授,我們得逃跑,不能回去了。”
\t說完她立即拋下手下的東西,跑到已經被嚇呆的烏爾夫·伯恩斯坦身邊,拉著他往遠方逃跑。
\t“我們要去哪?”伯恩斯坦一邊跟著陳維茵逃跑一邊問道。他的聲音顫抖得厲害,也許是因為跟隨著動力裝甲高速運動,也許是因為驚魂未定。
\t“敵人襲擊我們的登陸場,肯定早就偵察好了。”陳維茵解釋道,“總之我們現在回去,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他們俘虜。我們先找個地方躲起來。”
\t“可是我們要躲到哪裏?”伯恩斯坦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精於天體研究的他對於逃命之種關乎切身安危的事情卻不在行。
\t這裏主要是平原,也沒有多少地方可供藏身。但是再往東方二十多千米,便是一個大盆地,盆地周圍是丘陵和山地,那裏倒是有很多隱蔽的地形。
\t“我也不知道。往前跑吧,前麵是山區,我們也許可以在那裏躲一下。”陳維茵說著下意識地回一下頭,其實頭盔裏的顯示器已經顯示,後麵五千米範圍內並沒有人追來。
\t由於他們擁有動加裝甲的強勁動力,可以在平地上以超過八十千米的時速奔行。十幾分鍾後,他們便到達了丘陵地帶,轉入此崎嶇不平的山地。
\t陳維茵和伯恩斯坦放慢了腳步,穿行在山間。這裏的山跟之前在別的地方看到的一樣,都是光禿禿的,而且表麵布滿嶙峋怪石,山勢突兀。
\t“我們得找個地方藏起來。”陳維茵一邊說一邊搜索周圍的地形。電磁波地形掃瞄儀投射在頭盔顯示器上的圖像顯示,周圍的地形並沒有找到山洞或者別的適合藏身的地形。
\t“陳,我不認為躲起來是個好主意。”烏爾夫·伯恩斯坦跟在陳維茵後麵說。
\t“我可不想成為聯邦軍隊的階下囚。”
\t“可是我們拋下了我們的同伴。”伯恩斯坦有些愧疚。
\t“我們自身難保,教授。我們什麼武器也沒有,除了逃跑我們做不了什麼。”陳維茵無奈地說,“我們可以躲上好幾天,等待帝國軍前來救援。”
\t說話期間,掃瞄儀找到了一塊大石頭後麵存在著較大的空隙。陳維茵立即走到石頭後麵查看。
\t果然,這裏有一狹小的洞口。但從掃瞄儀的探測來看,裏麵的空間十分巨大。
\t“教授,瞧我發現了什麼?”陳維茵興奮地叫道,然後便帶著伯恩斯坦鑽進洞口。
\t大石頭後麵的洞口比較狹小,僅夠穿著動力裝甲的他們一人穿過。但是往裏走,空間卻越來越大。依托電磁波掃瞄儀的成像,兩人沒有打開探照燈,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山洞內的情況。
\t電磁波地形掃瞄儀的成像顯示,這個比外麵還要幽暗的山洞是一個直徑將近五十多米的穹窿形空間,而且洞壁都十分光滑,幾乎沒有突出的地方。洞底呈漏鬥狀,向中央一個不到十米直徑突起約半米的圓台略微傾斜。
\t“這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山洞。”伯恩斯坦說道。
\t“特定的條件下,流水是可以衝刷出這樣形狀的山洞的。”陳維茵卻不認同,“不少星球都存在形狀奇特的自然岩洞。”
\t“你認為這是流水衝刷出來的?”伯恩斯坦問道,“可是這個星球的水顯然已經完全消失了。”
\t“教授,現在我們恐怕無法討論這個問題了。我認為我們最好關掉掃瞄儀和無線電通信係統,以免泄露我們的行蹤。”陳維茵建議道。
\t“如果他們找到山洞還是一樣可以找到我們的。”伯恩斯坦擔心地說。
\t沒有無線電信號的外泄,隻要聯邦軍陸戰隊員進到山洞,憑借熱成像係統便可以將他們與周圍的環境分析出來。甚至直接打開可見光探照燈便可以找到他們。因為這個山洞內部空空如也,實在沒什麼好藏身的地方。
\t“你提醒了我。”陳維茵這才意識到這個山洞的局限性,“要麼我們出去再找個地方。趁現在敵人可能還沒追來。”
\t“好吧。”烏爾夫·伯恩斯坦隻好表示同意,在逃跑的行動上,他隻能跟隨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助手。
\t於是,陳維茵帶著伯恩斯坦迅速鑽出了洞口。
\t他們隻顧著離開,卻沒有注意到身後山洞中央,那個圓台正悄無聲息地上升。電磁波地形掃瞄儀的成像已經顯示出這種變化,但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裏,陳維茵和伯恩斯坦並不像星際陸戰隊員那樣時刻保持警惕,做不到在劇烈的運動中還能敏銳地監視所有傳感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