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然而大師到了晚年,卻看到英仙旋臂各大星際殖民勢力為爭霸而大肆征伐,新世界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當中,新少林寺卻無力挽回世俗的墮落,也無法救民於水火。於是大師放棄了新少林主持,離開人類的新中心“安德洛墨達”行星,雲遊星際,最後在“太極”行星伏羲山頂上終日打坐參禪,反思自己一生的功過,尋找救世的佛法。
\t後來大師和他的徒弟便在伏羲山頂建起了虛空寺,並向世人講佛布道。他們在深虛的思想基礎上,創立了禪空派。
\t禪空派是佛教思想史上比特殊的一個流派,其核心便是“空虛皆萬物始終”。這種觀點看似與佛教傳統的“萬物皆空”說法並沒有太大不同,但是虛空寺曆任主持大師每次為對香客講經時,卻總要強調此核心的外延——“人類的星際活動加速了宇宙的空虛”這個十分世俗化和哲學化的觀點。
\t但是現在的虛空寺並不“空虛”,雕欄玉柱、琉璃輝映,依山頂地勢而建的殿堂都顯得金碧輝煌。伏羲山雖然高達七千多米,但終日受太陽光照射,再加上東方海麵吹來的濕熱水汽常年滋潤。所以山頂非但沒有積雪,氣溫常年保持在攝氏十度左右,而且非常適合許多植物生長。伏羲山頂亭台水榭、繁花綠樹錯落有致,使整個寺廟優美綺麗。
\t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和參禪亭四處本寺的主體建築,居然是高高懸浮在空中!
\t用普通石料堆砌的基座上是純粹的中國傳統木結構樓宇,竟然不需要任何支撐工具就永久地懸空在離地數十米的空中。尤其是參禪亭,更是孤懸在遠離山頂近千米的七千米高空。
\t這種憑空懸浮的奇觀,曾吸引來了無數好奇的遊客。對於這種在星際時代裏無法用現時的科學來解釋的“人造現象”,人們眾說紛紜。據說設計並主持建造這些建築物的深虛大師沒有留下任何設計圖紙和記錄,其懸空的原理與技術也隨著深虛大師的圓寂而不為人知。
\t帝國和聯邦的科學家都到過虛空寺勘察研究,但一直解不開其迷底。
\t由於遊客中絕大多數並非佛教信徒,保守的寺院僧人後來停止了對外開放,隻有那些持有新羅馬帝國佛教協會核準頒發的香客通行證的佛教信徒才被允許進寺上香拜佛。
\t當然,亨有特權的帝國政府和軍隊自然能例外。
\t當“菩提葉”號飛近虛空寺時,透過舷窗,薑子鉞和他的手下都看到了那些高高懸浮在空中的建築物。煙波淼淼,山島聳峙,亭台懸空,樓飛宇飄。在這個科技十分發達和普及的星際時代裏,麵對這仙境一般的美景,官兵們還是情不自禁地大聲發出驚歎。
\t“不要顧著驚歎了。”帝國情報官布裏奇曼在一旁用冰冷的語氣提醒大家,“檢查你們的武器,過會兒很可能要用到。”
\t“到底怎麼回事,布裏奇曼先生?”薑子鉞上尉不解地問。
\t“上尉,如果我們順利完成任務,我就得向帝國元老院和執政官呈上一部長篇小說。可是現在我隻能告訴你,檢查武器,戴上呼吸增強器,準備戰鬥。”布裏奇曼嚴肅地說。
\t“好吧。”見他根本不打算告訴自己實情,薑子鉞便無趣地回答,然後命令大家做好準備:“大家按情報官先生的話做,準備戰鬥。”
\t接著他又聯絡太空中的“齊格飛”號:“迪特裏希中尉。”
\t“是,長官。”耳機裏傳來了大副迪特裏希的回答。
\t“保持在虛空寺上空,準備隨時支援我們。”
\t“明白,艦長。”
\t官兵們馬上按艦長的命令檢查裝備。一名軍士從機上的儲物櫃裏取出呼吸增強器,分發給所有人。接下來要在海撥高達七千多米的伏羲山頂上進行軍事行動,那裏空氣十分稀薄,隻有借助呼吸增強器才能保持有效的戰鬥力。
\t呼吸增強器是一個近似半球形的大口罩,內部擁有微型的空氣調節係統。該係統利用超導微型風扇吸入大量的空氣,並壓縮到正常氣壓再將其送入人的鼻腔。從而避免了因為稀薄空氣中含氧量太低而導致人體呼吸困難等不利影響。
\t呼吸增強器裝有智能芯片和感應器,能夠隨著佩戴者的呼吸頻率而自動調節。同時還裝有靜電過濾裝置,具有強大的防毒清潔作用。呼吸增強器誕生後,便代替了笨重的氧氣瓶成為是人類登高行動的必備裝備之一。
\t“菩提葉”號如同展翅淩雲的雄鷹,掠過道道雲浪,飛臨虛空寺上方。然而虛空寺的平地都很小,不足以供長二十五米、翼展二十米的“菩提葉”號降落。
\t“開到東麵,那裏有塊大石頭。”布裏奇曼指示道。
\t奧馬爾·阿紮伊少尉嫻熟地駕馭“菩提葉”號飛到虛空寺東麵,在那裏果然有一大塊突出的大石頭。
\t“菩提葉”號小心翼翼地將機首靠近那塊從山體長出來伸到空中的大石頭。四台發動機一邊發出刺耳的轟鳴,一邊不斷地調節噴氣方向,確保飛機安全而準確地靠到大石塊邊上。
\t布裏奇曼一見飛機靠近大石頭,就戴上呼吸增強器,站了起來高聲大叫:“好了。開艙門,跟我來!”聲音因為戴著呼吸增強器而變得十分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