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過良好教育的爸爸更加無法理解我為什麼決定放棄工作而加入海軍陸戰隊。我告訴他我想要學習飛行,但實際上我是想學會指揮部隊。富爸爸曾給我解釋說,管理一家公司最困難的工作是對人員的管理。他在軍隊裏呆過三年,而受過良好教育的爸爸則免服兵役。

富爸爸告訴我學習在危險形勢下領導下屬的重要性,“領導才能是你下一步迫切需要學習的,”他說,“如果你不是一個好的領導人,你就會被別人從背後射中,商業活動就像在戰爭中一樣。”

1973年從越南回國後,我離開了軍隊,盡管我仍然熱愛飛行,但我在軍隊中學習的目標已經達到。我在施樂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加盟施樂公司是有目的的,不過不是為了物質利益。我是一個靦腆的人,對我而言營銷是世界上最令人害怕的課程,而施樂公司擁有在美國最好的營銷培訓項目。

富爸爸為我感到十分自豪,而受到良好教育的爸爸則為我感到羞愧。作為知識分子,他認為推銷員低人一等。我在施樂公司工作了四年,直到我不再為吃閉門羹而發怵。當我穩居銷售業績榜前五名時,我再次辭去了工作,放棄了又一份不錯的職業和一家優秀的公司。

1977年。我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富爸爸培養過邁克和我怎樣管理公司,現在我就得學著應用這些知識了。我的第一種產品尼龍帶搭鏈的錢包,在遠東生產,然後裝船運到紐約的倉庫裏,倉庫離我去上學的地方很近。我的正式教育已經完成,現在是我單飛的時候了。如果我失敗了,我將會破產。富爸爸認為破產最好是在30歲以前,他的看法是“這樣你還有時間東山再起”。

就在我3O歲生日前夜,我的貨物第一次裝船駛離韓國前往紐約。

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做國際貿易,就像富爸爸鼓勵我去做那樣,我一直在尋找新興國家的商機。現在我的投資公司在南美、亞洲、挪威和俄羅斯等地都擁有投資。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工作的意義就是‘比破產強一點’”。

然而,不幸的是,這句話確實適用於千百萬人,因為學校沒有把財商看作是一種智慧,大部分工人都“按他們的方式活著”,這些方式就是:幹活掙錢,支付賬單。

還有另外一種可怕的管理理論這樣說:“工人付出最高限度的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解雇,而雇主提供最低限度的工資以防止工人辭職。”如果你看一看大部分公司的支付額度,你就會明白這一說法確實道出了某種程度的真實。

純粹的結果是大部分工人從不越雷池一步,他們按照別人教他們的那樣去做: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大部分工人為工資和短期福利而工作,但從長期來看這樣做卻常常是災難性的。

相反,我勸告年輕人在尋找工作時要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而不是隻看能掙到多少。

在選擇某種特定的職業之前或者在陷入為生計而忙碌工作的“老鼠賽跑”之前,要仔細看看腳下的道路,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獲得什麼技能。

一旦人們為支付生活的賬單而整天疲於奔命,就和那些蹬著小鐵籠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了。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飛快,小鐵籠也轉得飛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他們發現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籠裏。

在巨星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傑裏。馬圭爾》中,有許多非常好的台詞。可能最容易記住的一句是“把錢給我看看”,我覺得這句台詞可算是句真理。那是湯姆。克魯斯離開公司時的一幕,他剛被炒了就魚,於是就問全公司的人:“誰願意和我一起走?”整個公司鴉雀無聲,空氣都凝固了。隻有一位婦女站出來說,“我願意……可是過三個月後我就能得到升職了。”

這句話在整部電影裏可能是最實在的一句話,這句話道出了人們總是為生計而忙碌工作的原因。我知道,受到良好教育的爸爸每年都在期望加薪,但每年他都十分失望。於是他不得不回到學校去獲得更高的學曆資格,以便能得到另一次加薪的機會。但是很快,他又會再次失望。

我經常向人們提出的一個問題是:“你每天忙碌的目的是什麼?”就像那隻從不停歇的小老鼠一樣,我想知道人們是否會想一想這樣辛苦工作,到頭來究竟是為了什麼?未來的日子又該怎麼過呢?

美國退休者協會前任會長西裏爾。布裏克弗利克的報告說,私人養老金管理正處於一種混亂狀態。在今天有50%的為政府工作的勞動力沒有退休金,另外的50%的人中有75%至80%的人的養老金不能足額發放,他們每月隻能領到55美元、150美元或300美元。

克萊格。S.卡佩爾在他的《退休的秘密》一書中寫道;我采訪過一家主要的全國性養老金谘詢公司,並同一位專門為高級管理人員製定退休計劃的經理談話,當我問她那些非白領勞動能得到多少養老金收入時。“她聳聳肩,”如果戰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這一代人發現,當他們年老的時候並沒有足夠的錢來維持生計,他們會大失所望的。“卡佩爾接著分析了原先的”退休福利計劃“和後來更加不可靠的”401K計劃“之間的區別。對於今天仍在工作的大部分人來說這可不是一幅美妙的圖畫,而這僅指退休金,如果加上醫療和長期家庭護理費用,這幅圖景將會更加可怕。在1995出版的一本書中,卡佩爾指出平均每年的家庭護理開支高達3萬美元到12.5萬美元。1995年,當他去自己所在地區的一家並沒有什麼豪華設施的家庭護理所時,發現價格竟達到每年8.8萬美元。

在一些擁有社會醫療保障的國家,許多醫院不得不作出一些困難的抉擇,例如“讓誰活下來而讓誰不得不死去”。他們純粹是根據這些病人有多少錢、年紀有多大作出這些決定的。如果病人年老了,他們常常將醫療服務提供給更年輕的人,而那些又老又窮的病人隻好排在隊伍的末尾。因此,就像富人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一樣,富人也能使自己活得更長一些,而那些貧窮的人隻好早早死去。

所以,我懷疑,是否工人們隻有在看到將來的情形,或者等到下一次付賬的時候,才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疑問呢?

當我對那些想掙更多錢的成年人演講時,我總是建議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我承認為了金錢和生活安穩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仍然主張去尋找另一份工作,以從中學到另一種技能。我常常提議,如果想學習銷售技能的話,最好進入一家擁有連鎖營銷係統或稱為多層次市場的公司。這類公司多半能夠提供良好的培訓項目,幫助人們克服失敗造成的沮喪和恐“懼心理,而這種心理往往是導致人們不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從長遠來看,教育比金錢更有價值。

當我提出這些建議時,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反應,“這太麻煩了”,或者“我隻想做我感興趣的事情”。

對於“太麻煩了”的說法,我問:“因此,你寧可辛苦工作一一生,並把掙來的50%的收入交給政府?”對於另一種說法說“我隻想做我感興趣的事情”,我說:“我對進健身房做運動並不感興趣,但我還是去練習,因為我想身體更好,活得更長久。”

遺憾的是有一些古老的說法仍然頗有道理,像“你無法教會一匹老馬新的技巧”,除非一個人習慣於變化,否則改變自我是十分困難的。

但是,為了你們中間那些對於“工作是為了學習新東西”的觀點持遊移不定態度的人,我還想說出一句話作為鼓勵:生活就像我去健身房,最痛苦的事情是作出去鍛煉的決定,一旦你過了這~關,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有很多次,我害怕去健身房,但是隻要我去了,我心裏就會感到非常愉快。做完了健身練習後我總是非常高興地對自己說:做運動真好!

如果你堅持不願意學習新東西,願意僅在你的領域裏成為專家,那麼你一定要確信你工作的公司是有工會的,並且工會會保護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