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奏請朝廷,計劃一舉收複蔡州,就可以很容易恢複中原之地。朝廷認為偽齊也許有重兵援助,如果孤軍深入,怕有不利,沒有同意。沒辦法,嶽飛就讓王貴返回駐紮。
偽齊兵得到王貴回軍的消息,就由李成率領劉複、孔彥舟、李序,王大節等將領一起阻擊,再被王貴軍隊殺得大敗,追擊敵軍五裏多地才收兵。
這一年的年終,嶽飛奉詔出師襄漢,以加強防禦。年末大雪凜冽,嶽飛的眼病雖然稍微恢複了一點,卻不肯休息,與士兵同甘共苦。
此時,朝廷的兩個相國都是主戰派,張浚較為急躁偏狹,趙鼎則比較老成持重,因此在政策執行上有了分歧。
張浚主持乘勝攻擊河南,擒滅偽劉;趙鼎以為劉豫原是金方傀儡,滅了劉豫,擔心金兵入侵,如果金兵入侵,沒辦法抵禦。張浚覺得劉光世驕奢懦弱,應免除帥職;趙鼎以為劉光世帳下將校多出於名門,罷了劉光世,恐怕招致部隊的不安。張浚請高宗巡幸建康,趙鼎則覺得此時巡幸,恐怕不太方便。張俊因為趙鼎屢次與自己對立,極為不滿,於是奏請罷免趙鼎的相職。
宋朝大使何蘚出使金朝回國之後,稟告說徽宗及鄭皇後已經在五國城駕崩。此時秦檜已經重新獲得起用,留守建康,而且對張浚很恭敬,得到張浚的信賴,後來又拜官樞密使。秦檜事事都請示張浚,以張浚的好惡去辦事。
嶽飛由於牛蹏之戰以少勝多,大獲全勝,高宗十分欣慰,特於紹興七年二月二十五,拜他為太尉,依前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河北京西路宣撫副使,兼營田大使,加食邑500戶,食實封200戶(連前計共食實封1200戶)。
二月初九,嶽飛護送高宗到建康,在皇帝的寢室得到高宗的召見,並委任他興複宋朝的重任,而這正是嶽飛夢寐以求的。後來高宗又詔告劉光世的部將王德聽命於嶽飛。
嶽飛認為機會不可錯失,就趁著現在還留在建康,上疏說明恢複中原的大計。上疏中是這麼說:
一、關於偽齊劉豫的建立,是金朝以中原攻中原的計謀,這樣金朝便可以休兵養馬,坐收漁翁之利。
二、殺敵不能急求事功,應當謀定慮周之後再行動,一有機會就行動,就可以長驅直入了。
三、後勤補給必須充裕,以免大軍出征,有糧食不足的擔憂;去年秋天進兵陝浴,就是因為補給無法配合,導致前功盡棄。
高宗對嶽飛的說法,曾有如下批示:“覽奏,事理甚明,有臣如此,顧複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製。”
這似乎是有意讓嶽飛放手去做。可是當嶽飛正秣兵厲馬,準備誓師大舉恢複中原的時候,卻又突然接奉詔諭說,軍隊的行動,都要等到朝廷的命令之後才行,而王德一軍,也改由朝廷指揮。這就全部推翻了高宗之前的那些詔令。其實這便是再度被起用之後逐漸被重用的秦檜的作用,但對嶽飛來講,這種事情無異於給了他最大的一擊。
淮西的突變
江東、淮西宣撫使劉光世,由於平時驕惰逸樂,縱情酒色,以致得了風痹之症,所以他於紹興七年三月上疏奏請免除軍政任務。劉光世所統帶的軍隊,高宗最初打算交給嶽飛統領,並詔告劉光世的手下王德聽命於嶽飛。但張浚卻說嶽飛所統帶的部隊過於龐大,以後恐怕難以駕馭,高宗又詔命王德暫時聽命於都督府,並詔告嶽飛到都督府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