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節 前奏(1 / 3)

我在河北農村長到18歲,我曾經以為我也會在那兒呆到90歲。

一切改變了。

我永遠都記得那個夏天。

1990年的那個爽朗的夏天。

我高中畢業了,畢業於一所鄉村中學,我算不笨的,努力的,刻苦的。312分,離那年的最低專科線還差好遠,更別提三本,二本,一本,清華和北大更是遙不可及的夢,全市聽說沒有還是一兩個呢——那麼遙遠的傳言呀。

我並不悲傷,我的好朋友們都差不多,全校三百人隻有幾個複讀生考上了專科或三本,二本有嗎——我沒有記得。

回到家玩了幾天,以後如何並沒多想。

大我9歲的大哥從縣裏上班,回家來了。

大哥在我們村學校上完五年小學兩年初中,在縣中上了兩年高中後,1977年——恢複高考的第二年,順利參加了高考。他們班二十幾人創造了奇跡,除一人,全部考了出去,有中專,大專,本科。我大哥那年順利考上中專,18歲順利分到縣直機關,22歲順利分房,順利結婚,24歲順利有了一個漂亮的千金。

第二天,我奔赴了我第一個工作崗位。

我騎著我心愛的自行車如快馬奔騰般飛馳在通往縣城的鄉村路上,一個,兩個,三個…。。,男的,男的,男的,一個女的……年輕的,年輕的,中年的,一個年老的…。,不數了,不看了,不計了,超過無數的人,飄過24裏地後,我站在了縣政府大院裏,和無數人坐在一個大廳裏,開始為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做著自己貢獻。檢查數據,修改數據,一摞摞大報表,漿糊,剪刀,筆。

努力奮戰中,抽空交談時。

旁邊一個對更旁邊一個說話了。“看這件衣服怎麼樣?”,我趕緊抽空瞄了一眼,嬌嫩的粉紅色,上麵點綴著更深色的花朵,麵料一看就很柔軟,但穿在我旁邊的膚色黑,骨架突出的人身上挺不協調的。

“嗯,嗯,挺好的!”

“可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買的!”

“誰給你買的?”

“我嬸子。”

“是嗎?”

“我可是在北京呆了半個多月,故宮,天壇,王府井,頤和園全都去了。”

“真的!”

“我還騙你!”

誒,我媽媽也去北京了。

爸爸在北京山裏上班,每年麥收,秋收,過年回來各呆上十幾天,媽媽最近幾年每年冬閑時會去住上一二十天。

我僅僅在1985年,我上完初一的那個暑假去過一次,那年我十三歲。我還記得,那年我磨了好幾個月,終於同意我一個人去北京,早晨大哥送我車上,叮囑了半天。車開了,我非常激動,一路幾乎不錯眼珠的看著外麵的風景,主要是成排成排的玉米地,還間錯有高高的高粱地,矮矮的豆子地,紅薯地,花生地,菜地,彎曲的泥土路,筆直的公路,大大小小的池塘,樹林,村莊點綴其間,換個高度看看,置身度外的感覺。離北京越來越近了,房子越好,路越好,風景越好。

三個多小時,北京到了,爸爸已經在站台等著我了。

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火車站見過,這麼大,這麼富麗堂皇的沒見過;人見過,這麼多,這麼多氣質優雅,這麼多氣宇軒昂的沒見過;車見過,這麼多,這麼大,這麼閃閃的沒見過;路見過,這麼寬,這麼平,這麼縱橫交錯的沒見過;樓房見過,這麼高,這麼多樣式沒見過。地鐵可真是第一次坐,還有壁畫,看列車從黑暗的深處鑽過來進入光明,真的很稀奇,我學爸爸樣,亦步亦趨的出了蘋果園——有很多蘋果嗎?——地鐵站,坐上了超長超大的336路,慢長的路程我幾乎在睡眠中度過,到達在家裏聽過無數次的門頭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