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戰場上,襄陽城守軍幾乎是壓著蒙古軍打,再加上還有楊過、耶律齊等武功高手帶領,簡直是所向睥睨。
“師傅,我們要不要去殺了那個忽必烈啊,這樣這場仗也可以打的快點。”正在這時,楊過他們也空下閑來,向蕭辰問道。
蕭辰一聽,趕緊說道:“殺不得,殺不得,活的比死的好。”
“怎麼殺不得了,我們早點把他殺了,這場仗馬上就會結束了,可以死很多人的。”楊過一聽蕭辰說的話,馬上驚奇的疑惑道。
邊上其他人也一時沒反應過來,現在蒙古軍軍心動蕩,肯定疏於防守,而眼下形勢一片大好,殺了忽必烈,也能給我們解解氣啊。
還是黃蓉聰明,一想就想明白了,馬上喊到大家一起解釋道:“我想蕭先生的意思是這樣的,蒙古現在有兩大派係,一派以蒙哥為首,一派以忽必烈為首。而兩派一直爭鬥不休,其中忽必烈比蒙哥要強勢,而現在忽必烈襄陽失敗後必定權利削弱,而兩方正好勢均力敵,我們則坐山觀虎鬥。蕭先生,我說的可對。”
“果然還是黃幫主聰慧過人,在下正是此意,我們現在殺了忽必烈,蒙古就真正統一了,對我們沒好處。”蕭辰一聽黃榮解釋,就知道她已經猜出自己的謀劃了,果然不愧是黃蓉。
原著中,那時襄陽城岌岌可危,楊過沒有辦法,隻好擒賊先擒王,利用蒙哥一時大意殺了他,短暫贏得了勝利。而事實上是,蒙古人根本沒什麼損失,隻是少了一個大汗而已,而也是少了他,蒙古才能更快的統一,後來蒙古再次卷土重來,實力更加雄厚,一舉攻克了襄陽,而郭靖一家除了郭襄全部遭難。
蕭辰當然不會犯這個錯誤,一個羊群有兩個頭羊,而且都是梟雄之資,他倒要看看他們會鬥成什麼樣。
大家聽了黃蓉的解釋,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層原因,紛紛對蕭辰佩服不已。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江湖人喜歡打打殺殺,什麼事都講個幹脆,在國家大事上,他們都是睜眼瞎。
看了看襄陽城外的蒙古大軍,如今已經被打得潰不成軍了,大家都知道,這一場仗不會打太久的。
忽必烈,抬起頭望著襄陽城上的人影,依稀可以看到他們在歡喜慶祝,無限唏噓的歎了口氣。
他身邊的一個親信看到大漢無故歎氣,奇怪平時意氣風發的大汗什麼時候也喜歡長籲短歎了,於是問道:“大汗為何長歎?”
忽必烈聽了後,久久沒有說話,那大臣也不敢再問,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道:“我一生建立起來的威名,恐怕就要喪在這襄陽城了。”
說罷後,也沒等那大臣答話,忽必烈轉過身就往回走,那背影在夕陽下格外蒼老,朝後麵擺擺手道:“傳令收兵吧!”
果然傍晚時分,蒙古軍中傳來軍令,讓軍隊停止進攻,襄陽城方麵一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歡欣鼓舞起來。不過郭靖不愧是領軍打仗的,依然加強襄陽城防衛,因為蒙古軍隊還沒有撤走。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這個命令,才避免了襄陽城的損失。忽必烈在襄陽城吃了這兒大的虧,怎麼可能不記恨在心。
當天晚上就派了一批武林高手,秘密進入襄陽,目的就是點燃他們的油料和糧食,不能攻下襄陽,也要報複他們一下。
還好被發現得早,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襄陽城裏的油料可是充足得很,要是被點燃,估計能把整個襄陽城都點燃。
一直到第二天,蒙古人要撤兵的消息才得到確定,因為蒙古大部隊兵力已經開始撤退了,郭靖他們立即把這個消息通告全城,要讓襄陽百姓心安。
頓時間,整個襄陽城都充滿了歡聲笑語,老百姓們都自發的組織起來迎接戰場上的英雄。而其中尤以郭靖、黃蓉、蕭辰和小龍女為首,蕭辰也被他們成為蕭大俠。
這個蕭大俠能被這麼多人認同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在金庸的世界裏,俠字是被賦予了特殊含義的。雖然江湖上很多人都自封什麼俠的,可是實際上真正被認同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郭靖。
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道盡了這個神雕世界裏最根本的價值觀,而蕭辰以前也被人稱為大俠,那隻是因為武功高而已,而現在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實。
襄陽城中,大家歡聚一堂,既然沒有了蒙古之患,自然暢談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