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小酒,幾碟下酒菜,錢如命和莫三在府城內的一家酒樓裏開始對飲暢談,而此時的山圍村也變得熱鬧異常,村民們都被梁老王爺召集在了羅家的小院內。
或許像花大娘、孫三娘、柯婆婆之流不識梁老王爺的身份,隻當他是與羅家交好的老者,但劉家、馬家和朱家本就是京城人士,對於梁老王爺和葉染修多少還是識得一些的。
不管之前識不識得梁老王爺是何人,自從梁老王爺幾人來到山圍村,他們就感覺出村中的氣氛變得不尋常,平時就不愛出門的村民就更不敢出來了,今天是羅家姐弟幾個挨家挨戶把他們都喊過來的。
一見到梁老王爺,劉家、馬家和朱家的人全都跪下行禮,花大娘她們一見也都慌忙跟著跪下,那三家都是京城裏見過大世麵的人,能讓他們跪下的人這身份定然不凡。
“都起來吧,本王這裏沒那麼多規矩!”梁老王爺笑嗬嗬地讓他們起身,花大娘、孫氏她們才知道麵前的老者竟是位尊貴的王爺,就更加誠惶誠恐了。
“本王今日把你們都叫過來,是有件事情想和你們說,這山圍村一直以來都是犯人家屬所居之地,你們或為家人、或為主家背井離鄉來到此處跟著受苦,這份情誼我很感動。今後我要在這裏住一段時間,想著這村子裏還缺個村長,我這老頭子就當仁不讓了,你們既已是我村中村民,日後自有我照拂你們,但你們也要守好本分。”此時的山圍村不比往常,光是山裏的那畝水稻就已經讓梁老王爺慎之又慎,他做不出趕村民出村的舉動,隻希望自己的安撫能讓村民們少生外心。
這一刻,除了那些懵懂的稚童,在場之人幾乎都聽懂了他的意思,從今天開始,即便他們是罪犯之後,也有了梁老王爺這位大禹朝的老祖宗當靠山。
“是!小民謹遵王爺教誨!”劉勳含著淚領著家人又給梁老王爺跪下磕頭,梁老王爺在永嶺住下這讓他看到了為劉家冤案平反的希望。
馬家、朱家也是心懷激蕩,世人都言說這位老祖宗是個最愛主持公道的熱心腸,他們也有滿腹冤屈無處訴說,說不定轉機就要來了。
且不說眾村民心思如何,待梁老王爺說完之後,羅雲意又站出來說話了。
她對花大娘幾位村中婦人說,自家要在鎮上開鋪子,想雇傭她們為自家幹活,不需要拋頭露麵,每天的工作大抵就是清洗野菜和鮮肉之類的。另外,自家還要開窯燒磚,村裏的壯勞力要是不想去村外找活幹,也可以在她家的磚窯裏做長工。
如果說梁老王爺的一番話讓山圍村的八戶村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那麼羅雲意的話則是把這種希望給點燃了,讓他們真正感覺到日子有了奔頭兒。
沒有人拒絕羅家伸出來的橄欖枝,大家爭前恐後地要進羅家幹活,孫三娘更是把八歲的兒子李小山拉跪在林菀清的麵前,懇求她讓自己的兒子在羅家的磚窯裏做個小學徒。
當天下午,柯婆婆就讓大孫子趙正把十三歲的重孫子趙穀和十二歲的重孫子趙鬆從鎮上的賈財主家喊回來,比起吃不飽飯還被打罵欺辱的賈財主家,羅家的磚窯是個更好的去處。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