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友貴知道那處房子,很有些不願意,“那兩間房子著實破敗,而且靠著村邊上,老/二帶著個孫女,住的偏了,總是不大方便。”
說著,返回頭埋怨齊友年:“你說說你,老也老了,還是那個倔脾氣。咱們是親兄弟,和自家兄弟住一起怎麼就不行了?非得出來找房子住,哪有那麼現成的房子給你留著?你去看看就知道了,那房子根本住不了人。”
他們三人身後還跟著葉欣顏和金嬤嬤,若是房子看好了,還要收拾,兩人自然跟著來了。
聽到何全泰和齊友貴說話,葉欣顏已經打定主意,不管房子多破,她們也住這裏了。總比和房東合住一個院子強,那樣不但不方便,到時候她們做買賣什麼的,遇到個事兒多的,隻怕會被騷擾死。
到了地頭一看,怪不得原住戶另外起房子,直接把這處廢棄了。這兩間土坯房子破敗就不說了,主要是位置不好,哪哪兒都不挨著,孤零零的在村子西北拐角。房後一大片空地,看起來滿目砂礫,也沒有耕種價值,看起來甚是荒涼。
齊友年前後看了看,比想象的好。兩間朝南的土坯房,外間一盤小炕連著灶台,裏間也有一盤稍大些的炕。正好葉子和金嬤嬤住裏間,他住外麵的那盤小炕。
院裏靠牆的地方,還有一個棚子的輪廓,重新修整一下,搭起頂子,可以做牲口棚。院子四周有圍牆,雖然有些破舊,還有有缺口的地方,但是修補起來也不費事。
他們這一路走來,實在找不到投宿的地方,也曾在人家房簷底下露宿,這裏好歹還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已經很好了。
想到這些,齊友年不顧齊友貴連聲反對,直接點頭,決定就住這裏了。頂多他花些功夫,好好修繕就是了。
葉欣顏見齊友年直接點頭拍板,心裏也是高興。這個認來的爺爺,不愧是做過一方地頭蛇的老大,遇事從不瞻前顧後的猶豫,想好了立即決斷。
事情定下就好辦了,幾個人再回到齊友貴家。
葉欣顏讓齊友年在伯祖父家歇著,和伯祖父和叔祖父說話。她和金嬤嬤牽著驢車,還有大伯家的兩個堂兄弟一起,回那處廢棄院子收拾。
齊友年三個人在清河村落戶的事情,還需要和何全泰商議。所以,齊友年也沒和葉欣顏爭,讓兩個侄孫幫著葉欣顏、金嬤嬤去收拾房子。他自己則留下,和大哥以及何全泰敲定三人在清河村的戶籍。
商量完正事,齊友年也不回去,和齊友貴一起去地裏邊做活兒,邊嘮嗑。如今正是農忙時節,因為自己回來,已經把兄弟兩家人耽誤的大半天,再讓人陪著閑坐就更不好了。
齊友年想的是不耽誤兄弟兩家的農活,而王氏和宋氏則更加擔心齊友年會不會存了分家產的心,趁著在地裏做活兒時開口討要。妯娌兩人也鎖了門,跟著去了地裏。
葉欣顏和金嬤嬤兩人,用帕子包了頭發,在齊成、齊二成哥兩個的幫助下,整整用了半天時間,才把兩個房間整理出來。
至於院子和那個可以栓牲口的棚子,隻好放著,抽開空再慢慢拾掇了。
看著天色不早,葉欣顏如今什麼家當都沒有,隻能倒了兩碗水,謝過齊成哥兩個,說好家裏安頓好,再請他們過來做客,讓二人回去幫忙田裏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