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1 / 2)

看著這一家子的老老少少,葉欣顏真真見識了三世同堂的一大家子是什麼樣子。這還是伯祖父的女兒沒回來,若是排行第二的堂姑姑一家七八口子回來了,那就更熱鬧了,她也會被擾的更暈。

孫輩裏麵,隻有齊成比葉欣顏大一歲,其它孫輩的孩子們,年齡都比她小。

齊友年把葉欣顏介紹給大家,兩下裏都見過之後,齊家人看葉欣顏的眼神就有些玩味的意思了。

據齊友年介紹,葉欣顏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在夫家過不下去,和離出門。娘家又沒人,走投無路之下,他認了孫女。

這番介紹下來,原本對葉欣顏還算熱情的齊家人,再看葉欣顏時,表情就是淡淡的了。

這個時代,別管和離還是休棄,都不會有什麼好名聲,也絕不會有好的將來。一般女子從夫家回來,在娘家吃閑飯,娘家都不待見的。

王氏和兩個媳婦心裏就有些埋怨這個二叔父,回來就回來吧,怎麼說也是血脈至親,就算養著,那也是因為親情所在。可是帶回來的這兩個累贅,齊家人憑什麼要白白養活她們。他們和三叔父一家也是窮苦人家,哪裏養得起三個閑人。

看那認來的孫女,還帶著個乳母,一看就是個做不了活兒的。雖然二叔父說,他有泥瓦匠的手藝,可是再有手藝,他也年紀大了,哪裏還做得動泥瓦活兒。

他們和三叔家裏合起來,也隻有那一點點地,難道他們除了養活二叔,還要養兩個外人不成?

關於葉欣顏的身份,葉欣顏和齊友年是認真商議過的,原本想著直接冒充齊友年的親孫女。可是這樣的話,關於兒子、兒媳婦、葉欣顏的夫家,這一連串的故事可怎麼圓的過來?

思來想去,還是幹脆點,就認來的好了,隻要他們爺孫親近,至於別人怎麼看,那終究又隔了一層關係,不甚緊要。

原本齊友年怕他年紀老邁,路上辛勞,還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家。誰料想走了一路,葉子在計算路程和飲食上調理的好,後來更是有了驢車,一個多月的路途,不但沒有耗盡他的體力,身體好像還精神了些。

這一路走下來,齊友年固然有性格上的豪氣和擔當,而葉欣顏也實打實的把他當爺爺看待,對他照顧的細致入微。齊友年是真把葉欣顏當親孫女看。

既然他身體還好,就要對往後的日子有所計劃。齊友年可沒想過讓他的兩個兄弟養活,隻要他能做的動活兒,就不會吃家裏的白飯,也能給孫女掙來些嫁妝。隻要他咽氣以前,能讓孫女有些嫁妝,就能給孫女找個靠得住的婆家。

對於齊家的那點田產,別說葉欣顏沒打算要,他自己也不打算惦記。

大嫂和兩個侄媳婦的埋怨神情尤其明顯,齊友年看在眼裏,心下不怎麼舒服。他倒是沒什麼,隻是怕他家葉子受委屈。

所以,大侄媳婦為難的請示婆婆王氏:“娘,時辰不早了。二叔父離家幾十年,這才尋回來,今天的午飯,咱可不能湊合。要不我去地主家借些米糧來?”

齊友年聽著侄兒媳婦話裏有著不一樣的意思,就想接口。

還沒等齊友年說話,齊友貴就搶先喝道:“說什麼呢?我兄弟吃頓飯,就吃窮你們了?還用得著借米糧?去殺三隻雞,再炒幾個雞蛋,咱們今天蒸餑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