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接近極點,極地的氣象和氣候特征越明顯。在那裏,一年的時光隻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時節,太陽也隻是遠遠地掛在南方地平線上,發著慘淡的白光。太陽升起的高度從不會超過23.5°,它靜靜地環繞著這無邊無際的白色世界緩緩移動著。幾個月之後,太陽運行的軌跡漸漸地向地平線接近,於是開始了北極的黃昏季節。
北極有無邊的冰雪、漫長的冬季。北極與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北極的冬天是漫長、寒冷而黑暗的從每年的11月23日開始,有接近半年時間將是完全看不見太陽的日子。溫度最低會降到零下50℃。此時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為海岸已冰封隻有風裹著雪四處掃蕩。到了四月份天氣才慢慢暖和起來,冰雪逐漸消融,大塊的冰開始融化、碎裂、碰撞發出巨響;小溪出現潺潺的流水;天空變得明亮起來太陽普照大地。五、六月份,植物披上了生命的綠色,動物開始活躍,並忙著繁殖後代。在這個季節,動物們可獲得充足的食物,積累足夠的營養和脂肪,以度過漫長的冬季。
北極的秋季非常短暫,在九月初第一場暴風雪就會降臨。北極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北極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在格陵蘭海域可達500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陸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北極地區屬是不折不扣的冰雪世界,但由於洋流的運動,北冰洋表麵的海冰總在不停地漂移、裂解與融化,因而不可能像南極大陸那樣經曆數百萬年積累起數千米厚的冰雪。所以,北極地區的冰雪總量隻接近於南極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蘭島的大陸性冰蓋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島嶼及周邊陸地的永久性冰雪量僅占很小部分。
北冰洋表麵的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北冰洋海冰平均厚3米,冬季覆蓋海洋總麵積的73%,約有1000-1100萬平方千米,夏季覆蓋53%,約有749~800萬平方千米。中央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屬永久性海冰。
海冰南界不固定,隨著水文氣象條件的變化,往往能變動幾百公裏。在風和海流的作用下,浮冰可疊積並形成巨大的浮冰山。通常所見的絕大多數冰山指的是那些從陸緣冰架或大陸冰蓋崩落下來的直徑大於5米的巨大冰體。大型的桌狀冰山的厚度一般可達200-300米,平均壽命長達4年。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到特別巨大的冰山,長數十公裏,像一片白色的陸地橫亙在暗灰的海麵上。北冰洋海冰形成的浮冰山與來自格陵蘭等島嶼的冰川及冰架形成的冰山一起,隨海流進入大西洋或阿拉斯加外海,個別冰山可向南漂移到北緯40°。1912年世界最豪華的客輪“泰坦尼克”號首航時就撞上了一座從北冰洋漂出的冰山而沉沒,造成世界航海史上著名的“冰海沉船”慘劇。
可怕的北極發生過無數次的危險,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從前的那些事情沒有,我們現在就是要前往這個危險的地方,衣物登山工具各種滑雪工具我們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當然睡袋啊其他什麼的都一應俱全,不然到時候我們不住地露宿那還得了嗎?要不是現在的交通工具都癱瘓我們就能夠直接坐飛機去到靠近北極的一個國家,然後直接過去的,當然此刻雖然交通工具都癱瘓了,但我們還是能夠開車節省一些路程,除了我的黑色汽車外,師傅也有一輛白色的寶馬,兩個人開著黑白雙車帶著其他人往中國的蒙古進發先,這裏是我們的第一站,去到那地方再想辦法去北極,一路地往北走,我們的汽車這是要做大運動啊,在半路發現一些汽車維修的地方都會停下來休息一下,自己衝油進去,不然跑這麼長的路程,早就把汽油弄完了,大概去到湖北左右吧,我的汽車就已經充兩次油了,在湖北之前也休息了幾次,本來我們想繼續前進的,但大家都疲倦的不行,我們就打算在附近找個休息的地方,隻是現在到處混亂一片的,基本上沒有旅館會營業了,我們就隻要在一個旅館清理掉一些鬼屍後接著上去住免費的旅館,把兩輛汽車放好後我們就從某間中式旅館這裏上去,沿途都是鬼屍和混沌靈魂,這一路又得惡戰一番才能有地方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