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去長白山之前(2 / 3)

米,麵積達1.5萬平方公裏,當時,長白山因為有熔岩噴口,所有位於高度高於其它地方的盾狀台地的頂端,後來,火山活動一度中斷,在58萬年前又出現第二次火山噴發以致黏度較強的堿性粗麵岩在長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積起來,岩層的總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約44萬年前,第三次火山噴發依然是黏度較強的堿性粗麵岩,因此難以遠移,隻能在原有粗麵岩新堆積起來,岩層的厚度達到111米,距今21萬年前,發生了第四次火山噴發,堿性粗麵岩又一次堆積,厚度為196米,在那次火山噴發活動的末期,經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曆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彙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湧,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山地南部屬於中朝準地台,北部屬吉黑華力西褶皺帶。中生代燕山運動使南北構造方向統一,形成華夏向山地基礎。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又大規模撓折斷塊上升,同時伴有大量玄武岩噴出。山地主要由花崗岩、玄武岩、片麻岩和片岩組成,而以花崗岩分布麵積最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和長白山周圍。長白山脈地以平等山脈與寬廣山間盆、穀地相間分布為特征:北部完達山、老爺嶺和張廣才嶺間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脈間有輝發河寬穀;吉林哈達嶺和大黑山間有飲馬河和伊通河河穀平原;龍崗山脈和老嶺間有渾江穀地等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龍、蛟河、琿春、樺甸等。同時熔岩高原廣闊,分布在撫鬆到密山一線東南,熔岩台地受切割形成方山與孤丘等熔岩地貌。在熔岩高原上分布有火山錐體及火口湖、堰塞湖等。山地海拔大部500~1000米,僅部分超過千米。2000米以上皆在長白山附近,最高峰將軍峰(在朝鮮側)2749.2米,為亞洲大陸東部高山之一。中山區主要分布於張廣才嶺、老爺嶺、威虎嶺和龍崗山脈以東,一般山嶺皆在千米以上;低山丘陵分布最廣,有完達山脈、吉林哈達嶺和大黑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