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鬼書世界裏麵派出來幫忙挖地道的那些鬼魂也不少,反正夠開工了,從布朗凱爾莫罕附近開始動工,慢慢地潛入到地麵接著往鄧肯霍夫城堡的背後挖掘,一路過去,應該要一頭半個月的,想快的話估計沒有可能,要不是靈魂軍團挖地道的方式和人不一樣,估計還會更加遲,我們都是用元氣把那些石頭弄下來,當然有四個人在,我們就用工兵鎬挖著,也附帶點元氣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等我們都差不多弄累了就回到凱爾莫罕休息讓那些靈魂繼續幫忙挖掘,它們可以日以繼夜地工作的,畢竟體力和人類相比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就依賴他們的能力挖掘下去,到後期由於想快點成功,自己也多加努力,和靈魂們幾乎是天天在一起了。
鵬哥這個家夥還把吃飯的東西都帶進去烹調,我們有幾天就不用離開地道一直工作下去,這樣地道的大致輪廓終於出現了,我忽然想起了從前有過什麼地道的故事,在這裏和大家說一下,地道戰在中國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記載,但近代抗日戰爭中被我們的先輩發揮到了極致,大概在1942年左右,冀中等中國平原地區開始有個別村莊利用地窖來躲避倭寇的掃蕩,直至後來發展到地窖相連甚至村村相連,最終用於殲敵。
當然具知不僅僅在而二戰是用了地道戰,在太平洋戰爭中倭奴也曾用來抵禦過美軍對倭國本土的進攻,如硫磺島戰役期間,對美軍造成了較大的傷亡。
在後來的美越戰爭中越共也曾用過以抵禦外敵。可以看出在戰爭雙方裝備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利用有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取到預想不到的效果的。
還有很多時候都會提及到這個東西,《易傳》《係辭下》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彖·謙》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管子·霸言》:“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祿,用地道;舉大事,用天道。” 尹知章 注:“地道,平而無私。”《禮記·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後漢書·袁紹傳》:“ 紹為地道欲襲操 , 操輒於內為長壍以拒之。”
北周庾信 《周大將軍義興公蕭公墓誌銘》:“瓶缶聽聲,無防於地道;冠繩柴結,不卻於雲梯。”《水滸傳》第一二回:“一日,上皇在內宮閑玩,猛然思想起李師師 ,就從地道中,和兩個小黃門,逕來到他後園中。” 清 昭梿《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時提督 馬德勝 獻掘地道計,於城北一裏掘入,已及城矣……賊匪自內用水灌之,士卒盡沒。”
技能、工作或材料質量夠標準。
錢鍾書《圍城》六:“鴻漸終覺得她口音不夠地道。” 老舍 《龍須溝》第二幕第三場:“不是吹,我們的活兒作得真叫地道。” 老舍 《趙子曰》第一:“他的皮袍,從‘霜降’穿過‘五七國恥紀念日’,半尺來長的雪白麥穗,地道西口老羊皮。”
這些曆史典故都可以說明地道是很久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去了解更加多,我和大家就是在一邊學習和一邊挖掘的時候看到的,反正要真正使用地道戰這個戰術就必須要先了解清楚其中的奧妙,這些應該在過去或者實踐生活中都有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