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七編品讀朱由檢(2)(1 / 3)

對於朱由檢的幼年,曆史記載很少。朱由檢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隻當了一個月皇帝就因服用“紅丸”而暴斃。有人說這紅丸是用女子經血和參茸糅合而成,初服精神自然為之一振,但他荒淫過度,不堪猛補,所以死去;有人則懷疑光宗是被人暗中下毒致死。此案最後不了了之,成為明宮一大案,史稱“紅丸案”。朱由檢的母親賢妃劉氏,在生了他之後,不知是身材變形還是怎麼回事,總之就不討明光宗朱常洛的喜歡了,很快失寵,不久以後被打入冷宮。朱由檢五歲時,劉氏在鬱鬱寡歡中丟下兒子撒手西歸。朱由檢自母親死後被別的嬪妃收養,日子過得好不好,誰也不知道,整個皇宮仿佛都忘了有這麼個小皇子。不過,據說他十分好學,還經常向身邊太監請教學問。皇子向太監請教學問而沒有專門的老師可以請教,其日子悲涼可見一斑。朱由檢在成為皇帝之前隻是一個不被人重視的信王,連曆史上也隻是寥寥數筆,這樣一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孤兒”怎麼會被熹宗選為自己的繼承人呢?說破了,並不奇怪,因為朱常洛的七個兒子,除了熹宗和朱由檢外,個個都早夭。而熹宗朱由校的兒子,也被魏忠賢和客氏以這樣或者那樣的手法給秘密弄死了。弄死了熹宗的子女後,魏忠賢和客氏圖謀著學習呂不韋的“黃蜂計劃”,讓一批懷孕的宮女入宮侍候熹宗以便宮女生產的孩子可以冒充熹宗的骨血。黃蜂在產卵之前,會先在地上挖一個小洞,然後找到一隻蚱蜢,把它的刺,刺在蚱蜢身上,使其不至死亡,但失去知覺。黃蜂這種做法,使其所產的卵孵化的幼蜂可以吃上一隻冷藏的鮮肉。戰國時的呂不韋就是向黃蜂學習,把已經懷有身孕的趙姬送給秦公子子楚,而後生下了實為呂不韋兒子的秦始皇嬴政。呂不韋在這個“黃蜂計劃”中成功地位居高位,掌握了國家大權。魏忠賢和客氏顯然想利用這個法子,竊取明朝的天下。不過,沒到他們精心設計的計劃成功,熹宗就因病而亡,新皇帝朱由檢登上了帝位。朱由檢是在明熹宗死後的第三天繼承皇帝位的,他從信王府搬入大內之後竟然不敢食用宮中為他準備的膳食,硬是憑著自己從家裏偷偷帶來的幹糧度過了最初的幾天。朱由檢是庸人自擾嗎?當然不是。魏忠賢的確是在熹宗死後偷偷跟自己手下密謀過造反事宜,隻是不知出於何因未果。宮中何其險惡!表麵上,朱由檢這個皇位繼承的很輕鬆,沒有經過任何的宮廷血腥爭鬥,就憑朱由校一份遺詔,他便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帝。但是實際上,魏忠賢的陰影無時不在,魏忠賢布下的殺機無處不在。新帝即位,魏忠賢當然也是提心吊膽的,他叛變未成,就隻能伺機而動,小心地觀察著新皇帝的舉動,甚至想出法子來試探新皇帝對他的態度。朱由檢會怎麼對付魏忠賢,魏忠賢又會怎樣試探朱由檢呢?朱由檢繼位的時候隻有十七歲。十七歲對於一個一般少年來說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年齡,然而,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卻是一個不得不承擔天下重任的年齡,是一個必須早熟的年齡。朱由檢有著比一般同齡孩子更成熟的思想,他懂得自己剛剛繼位,魏閹獨霸朝綱,勢力龐大,不能立刻觸犯,所以,他表麵上對魏忠賢及客氏優遇有加、一如前朝,實際上卻是步步為營,讓魏忠賢一退再退。新帝即位後,國子監司業朱之俊立刻奏劾了監生陸萬齡請在太學為魏忠賢建生祠的荒謬之舉,朱由檢便派人將陸萬齡逮捕下獄。魏忠賢見勢不妙,忙奏請停止建祠,卻蒙“優答”,保留了魏忠賢以前的生祠,但也沒有再建生祠。有個叫李映日的儒生還依舊在承繼老傳統,拍魏忠賢馬屁,上疏將魏忠賢比作周公,朱由檢立刻派人逮問。當時,江西還有個官員特別不識時務,想“建隆德祠以頌忠賢功”(《明季北略》),也被朱由檢給處理了。魏忠賢見了嚇得心驚膽戰,幹淨奏請說將自己的造祠糧用來充當遼餉,朱由檢照準,並在表麵上將魏忠賢大大讚揚了一番。為了繼續穩住魏忠賢,他又賜魏忠賢的侄兒太師寧國公魏良卿以及魏良卿兩歲的兒子少師安平伯魏翼鵬鐵券。鐵券,是封建帝王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按朝廷的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朱由檢此舉仿佛是對魏忠賢的親信甚為看重,讓魏忠賢懸在半空中的心落下了一半,不過,為了進一步搞清朱由檢對他的態度,他又試探著請求辭去東廠職務、回家養病。朱由檢又把他褒揚一番,“溫旨慰留”。正當魏忠賢以為這個小皇帝不過是個小毛孩子不敢動他的時候,朱由檢出手了。他第一個對付的是熹宗的超級大奶娘——奉聖夫人客氏。就在魏忠賢忐忑不安,求辭職務的時候,朱由檢命令客氏離開皇宮住進自己的私宅。這個昔日的老祖太太千歲(《明季北略》中曾載客氏“到私宅升廳事,自管事至近侍挨次叩頭,呼老祖太太千歲之聲,喧闃震天”),五更天穿著一身縞素喪服跑到熹宗的棺材麵前去哭訴,隻可惜熹宗再寵愛這個奶娘,也不可能從棺材裏跳出來給她出頭了,所以,客氏呼天喊地、涕淚交流了半天後,隻好“出一小函,用黃龍袱包裹,皆熹廟胎發痘痂,及累年剃發落齒指甲等,痛哭焚化而去”。魏忠賢的好日子完了,十月份,官員楊維垣彈劾了魏忠賢的得力臂膀崔呈秀,說他借著魏忠賢的威勢行私,主事陸澄源、禦史賈維春也察覺到朝廷的風向在變化了,於是緊跟著楊維垣參了崔呈秀一本,一個說他“奪情為安,忍於無親”,一個說他“說事賣官,娶娼宣淫,但知有官,不知有母。三綱廢弛,人禽不辨”,簡直是眼中無父母,胸中無羞恥,腦中僅有官財的敗類。朱由檢見了這些彈劾的奏章,順理成章地“令回籍守製”,讓崔呈秀回家好好為自己死去的爸媽盡點孝道。崔呈秀的處罰,立刻讓朝廷官員紛紛揣度聖心,明白了當今的皇帝不是站在魏忠賢那頭的,於是,十月二十五日吏部主事錢元愨大膽地彈劾了魏忠賢,說他:“稱功頌德,遍於天下勝於王莽之妄行符命;列爵五等,畀於乳臭,勝於梁冀之一門五侯;遍列私人,分置要津,勝於王衍之狡兔三窟;輿金輦寶,藏積肅寧,勝於董卓之郿塢私藏;動輒稱旨,鉗製百僚,勝於趙高之指鹿為馬;誅鋤善類,元氣傷殘,勝於節甫之鉤黨迎眾;陰養死士,陳兵自衛,勝於桓溫之複壁置人;廣開告訐,道路側目,勝於則天朝之羅織忠良。種種罪惡,萬剮不足以盡其辜,或念先朝遺奴,貸以不死,勒歸私第。”朱由檢把錢元愨的奏章轉給吏部處理。魏忠賢的那些昔日“忠臣”:吳淳夫、李夔龍、由吉、阮大铖、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凡“凡掛彈章者,俱自除求罷”,朱由檢照準。牆倒眾人推。十月二十六日,嘉興縣貢生錢嘉征又參魏忠賢十大罪:一曰並帝。群臣上疏,必歸功廠臣,竟以忠賢上配先帝。二曰蔑後。羅織皇親,幾危中官。三曰弄兵。廣招無籍,興建內操。四曰無君。軍國大事,一手障天。五曰克剝。新封三藩,不及福藩之一。忠賢封公,膏腴萬頃。六曰無聖。敢以刀鋸刑餘,擬配俎豆。七日濫爵。公然襲上公之封,靦不知省。八曰濫冒武功。武臣出死力以捍圉,忠賢居樽俎以冒賞。九曰建生祠,一祠之建不下五萬,豈士民之樂輸。十曰通關節。幹兒崔呈秀,孽子崔鐸,貼出之文,複登賢書。種種叛逆,罄竹難書,萬剮不盡。朱由檢看了錢嘉征彈劾魏忠賢的奏疏,雖不置一言,但卻不停點頭,魏忠賢見大勢不妙,趕緊跪倒在朱由檢麵前哭訴喊冤。朱由檢便命令太監將這奏疏中的“十宗罪”念了出來。魏忠賢嚇得魂膽俱碎,再也無從狡辯。十一月,魏忠賢知道敗局難以挽轉,於是上奏辭去職務,朱由檢立刻照準,“遂奪司禮及廠印”,然後把他派去白虎殿守靈。不久之後,魏忠賢又上疏辭去了公侯伯三爵,把自己的所有誥券田宅上交給吏、戶、工三部查收。魏忠賢雖然權勢震天,卻隻是一隻紙老虎,皇帝輕輕一動小指頭,他便轟然而倒。魏忠賢擁有那麼大的權勢,為什麼卻抵不過小皇帝朱由檢的一根小指頭呢?紙鏡曾在《還曆史以真實麵目:一個被人們誤解多年的明朝》中談到過這個問題,他說“中國曆史上麵出現宦官亂政的朝代不過東漢、唐朝和明朝,唐朝自不必提,皇上都被太監當作傀儡了,東漢太監可以封侯,但是明朝不然,首先,明朝的太監一般都識文斷字,甚至是很有才華的(魏忠賢例外,不過魏的記性很好),皇帝用他們一般是作為幫助審批奏章的,但是太監在政府中的權力很低,明朝掌管司禮監的宦官和文官政府一直在明爭暗鬥,但是始終沒有占過上風,在魏忠賢時期,太監在政府中的權力達到了頂峰,但是文官政府的體製已經根深蒂固,不是他可以動搖的,所以在文官反擊之時,不但是魏,連他辛苦培植的什麼龍呀虎的還有那些孩子孫子全完了,因為文官政府雖然因為皇帝的支持被迫讓魏安插了一些人,但是政府的實際權力始終沒有減弱,這就是為什麼魏倒台明朝政府卻沒有出現任何的動蕩。”另外,明朝中央集權厲害,皇帝擁有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