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的提議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對,包括秀忠在內的所有人都主張進攻到底,然而家康說一不二,就在大夥的反對聲中,派本多正純到大阪城中進行交涉,但是對方並沒有接受。正純向織田有樂齋及大野治長等人勸說:“你們已經被重重包圍,雖然尚未失利,但總有一天會兵糧耗盡,與其活活餓死,不如趁早接受和議吧!”
澱君和秀賴堅決不答應,城中諸將也鬥誌昂揚,紛紛罵道:“胡扯!我們絕不和談,太合殿下建的城不會戰敗的。”被拒絕的家康並沒有氣餒,三番兩次遣使去要求和談。除了正純之外,還派了當時住在京都的侍女阿茶局同去遊說,終於讓織田有樂齋和大野治長有所動搖,他們對澱君說:“家康已經73歲,命不久矣,隻要他一死,天下不就還是豐臣家的嗎?”“目前豐臣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諸侯們都對家康有所顧忌。我們暫且忍一忍,等候時機成熟再采取行動吧。”
但秀賴極力反對,他不想再等下去,堅持要作戰到底。澱君如今也是一身戎裝,附和著說:“秀賴說得對,有樂齋,治長,你們都不敢作戰了嗎?”正在秀賴和澱君的態度強硬,一意孤行的時候,突然一顆炮彈落在房門口,轟的一聲爆炸開來,所幸沒有太大傷亡,但是炮彈的威力和侍女們的哭喊聲讓澱君的態度軟了下來。她不知道,這炮彈正是悲憤離去的且元發射的。他熟知城內情形,投奔了家康,特意瞄準澱君的房子發了一炮。澱君終於改口了,要家康提出條件考慮一下。家康開出的條件很寬厚,隻有三條:
一、可以保留秀賴的居城和領地。
二、大阪城的本城留下,但是要填埋掉外城的第二、第三圍城河。
三、不追究參戰的浪人。
這些條件大家都欣然接受,隻有真田幸村和後藤基次、塙直之等勇士激烈反對,但是已經影響不了全局,和談已成定局。秀賴派木村重成做代表,到茶臼山上家康的大本營遞上誓詞,這場激戰就在12月20日宣告結束了,為時兩個多月。和談後的大阪城又恢複了往日的活力,出逃的市民們紛紛返回家園。
本多正純於第二天就率領數千工人開始填埋大阪城外壕。城牆很快就被掘開,壕溝漸漸被填平,先是第三道,緊接著第二道,最後填到了中央。大阪城所有壕溝都被填成了平地。原本堅強的城堡已經變得毫無防守作用了。大阪城的人見事態不對,急忙找總奉行本多正純談判:“說好了隻有外壕要填埋的,怎麼跑到了中間來,這樣違反了約定。”
正純敷衍地說道:“那一定是我弄錯了,我回去向家康公請示吧。”說著立刻動身回伏見城。大阪方麵也立刻派人到伏見城,向家康指責正純的過錯。
家康非常為難地說:“我明白你們的來意,真是很抱歉,我馬上處置正純。不過,在兩家剛剛談和的大好時候,要人自殺也未免太傷和氣了,請看在我的麵子饒他一命吧!”家康停了一下又說,“不過兩家既然已經言和,大阪城也就不需要什麼外壕了吧!”
秀賴和澱君聽到使者帶回來的話,覺得上了家康的當,氣得咬牙切齒,後悔和家康進行了和談,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年號由慶長改為元和。到了春初,大阪開始築新牆、挖壕溝、召集浪人……家康接到消息,心想:“既已和談,為何又有這些舉動?”家康認定是那些浪人在作祟,隻有讓秀賴和他們分開才是解決之道。家康遣使到大阪商量:“請秀賴公搬到伊勢(位於今三重縣)或大和(位於今奈良縣)可能比較好。如果不答應,就請驅逐所召的浪人,隻留下以前的家臣,這樣大阪才能穩定下來。”
家康派出了使者,但是大阪方麵不僅沒有回音,反而更加積極地備戰,家康一怒之下,再次發兵攻打大阪。這一次家康帶了15萬人左右,除了家康的家臣,還有伊達政宗和藤堂高虎跟隨。4月4日,一行人士氣高昂地出發,6日開始攻城,秀忠緊隨其後,大阪城夏季之戰就此拉開序幕。
這一次,大阪城的壕溝已經被填平,大阪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固若金湯的城堡了,雙方陷入苦戰當中。5月5日那天,雙方展開激戰,每個人都以死相拚,雙方死傷都相當慘重。麵對德川軍的猛攻,大阪方麵的名將先後陣亡,先是後藤基次,接著是薄田兼相、木村重成、增田盛次,最後是擔任指揮的真田幸村,大阪方麵已經快要抵擋不住了。
沒過多久,整個大阪城都陷入了一片熊熊火海裏。家康開始還坐在茶臼山大本營中觀看,後來突然想起孫女千姬還在城裏,連忙叫人去搭救千姬。津和野城主阪崎出羽守領命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