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馬賊南下(1 / 2)

“冀州關”。

這是從馬賊到荊湘必經的關口,恰好就座落在兩山之間,地勢險要。

“冀州關”指揮使隻是個集團末品小官,但這一份小小的職分差使,卻並不隸屬地方官吏管轄,而是直隸於馬賊大本營,歸“統帥部”統管,在馬賊與聖會休戰之時,指揮使大人隻需唯謹唯勤公事公辦,倒也相安無事。

這指揮使雖說官銜將階不是很高,但其崗位位於衝要所在,往來車船轎馬供應,官員米糧柴炭分例,俱有集團規矩按時撥給。若有些當紅大員、馬賊親貴過往,其招待食宿所耗用之一應物料費用,皆可由國府“財務部”實報實銷,甚至虛報而實銷,還有地方官吏巴結奉迎,送來孝敬大員親貴的東西也夠關防邊軍吃用不盡,無報也實銷,也倒算得上是一個實惠肥缺所在。

“冀州”一帶因為全是軍事管製之區,軍方人員自然比集團命官高一級,更有權勢,那些囂張跋扈、粗魯不文的將爺、軍爺們,此刻的臉色卻比較難看,甚至可用灰敗二字來形容。

整個城關緊閉,籠罩在一片緊張氣氛中,所有商號店鋪都關門歇業,城中的邊軍兵卒以及所有民壯都被指揮使大人動員組織起來,攜帶弓、弩刀矛把守城關各處要害,緊張的防備可能的襲擊。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那支無聲無息,幽靈般突然出現在城關門外的數千神秘騎隊有關。

指揮使大人那也是久經沙場之人,何嚐沒有見識過沙盜遊騎縱騎馳突時,如狼似虎般的凶悍,他也曾經在城關的碟雉箭垛上,真刀真、槍和攻上城關的光明信徒拚死搏鬥廝殺過,但是這突然出現在城關附近的數千神秘騎士,他們身上那種陰森森,冷淒淒,無比淩厲肅殺,卻又寂然無聲,極其冷厲強悍的氣勢,竟然讓自認為絕非懦弱之人的指揮使大人從骨頭縫裏冒著寒氣,雖然身上裹著羊皮襖,穿著綠外邊還罩了個羊毛氈鬥篷,也不自禁的打個寒噤,這些人怎麼如此凶悍?到底是哪一方麵的隊伍?怎麼沒收到“軍務部”的調防軍文?

這一隊神秘騎士看去雖然大致上隻有六、七千人之眾,馬匹卻有一兩萬,每人至少都有三五匹好馬可以輪換騎乘,而且那些馬匹膘肥體壯,強健有力,神駿之極,比之上選的邊軍軍馬亦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麼多的人馬安安靜靜的在城關附近的官道上散開陣勢,黑壓壓的一大群,聲勢浩大,看去好不嚇人,卻又無有打出旗號,也不知道是哪一路的人馬,讓城關內的軍民人等想不緊張都不行。

隻是這一隊神秘騎士即不鼓噪進攻,也不策騎而走,隻一味在城關外不動窩,盤踞逡巡不去,足足有大半天了,整個透著一股子奇怪勁兒。

指揮使大人也不知道自己是第幾趟跑到城關上,在箭垛旁放眼打量著這一股神秘的騎士了。

這些騎士一律看不出身份,衣甲看起來還整齊,羊皮襖,棉夾褲,氈靴,羊毛氈鬥篷,外披棕黑色護身甲,戴護耳盔,遠遠望去,指揮使大人猜想應是以牛皮所製,

火器、大弓、馬刀、牛皮騎盾一應俱全,箭袋、彈囊等一樣不缺,兵刃鞍具的製式雖然稍顯雜亂,估摸著是不同地方的製作工場作坊所出,不過看起來都是製作精良的上品。

看來看去,這見多識廣的指揮使大人也猜測不透這到底是哪一路的人馬,而且散布在原野上的神秘騎士們,東一叢,西一堆,看似散亂隨意,但指揮使大人總覺得其中暗藏無窮殺機。

正當指揮使大人絞盡腦汁想猜破這些神秘騎士的來曆之時,便忽聽號角嗚嗚,聲傳曠野,原本東一叢,西一叢散處在驛站外曠原上的神秘騎士們突然之間聞聲而動,開始迅速集結整隊,蹄聲轟鳴,指揮使大人不由心裏一緊,難道他們準備進攻驛站?

再定睛細看,指揮使大人不由倒抽一口涼氣,這些騎士居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排列出嚴整威武的騎軍方陣,雖然對於軍騎來說,這樣的方陣隻徒具校閱儀仗的意義,野戰是根本用不上的,但迅速無比的集結並且排列方陣,從另外一個方麵驗證了這些神秘騎士方才表現出來的散亂隨意,完全是迷惑人的一種假象,現在才露出他們的真正本相,原本也是有著嚴格軍紀約束的勁騎雄兵呢!

同一時間,遠處也是蹄聲轟鳴如殷雷滾動,自“冀州大營”方向的驛道上風馳電掣般奔來一彪騎隊,人人刀盾火器,羔裘皮甲,裝束齊全,看那些騎士所披的鬥篷迎風高高飄揚,顯見得來勢迅疾,一點兒也沒把刀子一般的寒風放在眼裏,在打掃得幹爽無葉的驛道上策騎狂奔,真個如潮水驚濤,瞬息便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