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孩子

奧諾雷·德·巴爾紮克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人間喜劇》奠定了他在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的堅實地位。在他20餘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百餘部作品,其中有91部成為不朽的傳世之作,而他所塑造的2400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藝術珍品。他的作品是人類文學史上的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一直以來巴爾紮克都被視為法國的一種文學現象而受到世人的關注。想要了解這位偉大文學家的精彩一生,就從他的童年生活開始吧。

巴爾紮克的祖上本是農民,有著當地農民的最普通的姓氏——巴爾薩,隻是靠放牧牛群和揮汗如雨地在法國南部的一片土地上耕種來維持生計。巴爾紮克的父親伯納德·弗朗索瓦生於村莊中的一間破敗的小石屋裏。當地姓“巴爾薩”的甚多,而巴爾薩族人中除了一名殺人犯出過一次名外,都默默無聞。

伯納德·弗朗索瓦沒有按照父親的打算去當教士,而是一度在村子裏遊手好閑,有時幫當地的公證人做書記,或是在葡萄園中和田地裏幫工什麼的。

到了20歲,伯納德·弗朗索瓦便遠走高飛了。他來到巴黎,本打算在這裏開拓出一片天地。可是光有理想沒有實際行動的他隻是盲目地闖蕩,毫無成就。後來他在所居地聲稱自己曾在路易十六的王室顧問處擔任秘書,可事實並非如此。法國大革命時,他倒是曾在巴黎市的革命議會裏任過一官半職,這使他攀上了不少有用的關係。他就這樣含糊地混了30年。

到了50歲,伯納德·弗朗索瓦總算脫胎換骨了,由一個一文不名、好動又雄心勃勃的小夥子變成了備受尊敬的市民,成為社會中有著體麵身份的誠實的一員——巴黎一家銀行的秘書。現在,他總算有了穩定的職位和一點小資產,儼然一位紳士,是時候該討個老婆了。51歲的伯納德·弗朗索瓦看上了銀行裏一位上司的女兒安·夏洛蒂·羅拉·薩蘭比爾,這位小姐比他小了足足32歲。安·夏洛蒂是個愛浪漫的人,且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婚姻方麵她完全聽從父母的意見。而她的父母覺得伯納德·弗朗索瓦雖然年紀大了點,但是很有經濟頭腦,是一個值得一釣的金龜婿。二人的婚事就這樣敲定了。

婚後,伯納德·弗朗索瓦覺得已經成家立業還要受雇於人,不免有損尊嚴,而且這份薪水也實在不夠揮霍。他預見到戰爭會給他帶來不菲的財富,而且有新婚妻子的豐厚嫁妝做靠山,遇到“萬一”還可以應急。於是他便動用了一些舊日的關係,移居到圖爾,出任第二十二師的聯合勤務部長。這一時期,善於經營的伯納德·弗朗索瓦早已把自己的普通農民的姓氏——巴爾薩改為了古騎士姓氏——巴爾紮克。

而我們的主人公就是在這期間誕生的。出生後,伯納德·弗朗索瓦將孩子取名為奧諾雷·巴爾紮克。而此時的巴爾紮克家已經興旺了,圖爾的高級中產階級也都接納了他們。聯勤部長的職位真的給伯納德·弗朗索瓦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在小奧諾雷出生不多久,巴爾薩家便遷出了初來此地時居住的狹窄街巷,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宅子。1814年之前,也就是在拿破侖的黃金時代,巴爾紮克家一直都在當地過著令人羨慕的富裕生活,他們有私人用的馬車,還有眾多仆從,儼然已經混入了上流社會。而社會的上層人士,甚至貴族,也的確常常邀請這個農民出身的人來家做客。這些名流知道伯納德·弗朗索瓦出身寒微,可他們並不介意。

伯納德·弗朗索瓦成天快快活活的,體格壯碩,對自己和自己的成功都很滿意。他十分精明,盡管年頭屢變,他又支持過國王、皇帝或共和國,卻不會遭到池魚之殃。他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可是他卻涉獵廣泛,他閱讀過各種各類的書籍,懂得不少方麵的知識,甚至還寫過一兩本小書。他總是有一副盡情地享受生活樂趣的樣子,有著極強的意誌力,也使得他的兒子在筆下開創了千萬種的人生。

如果說巴爾紮克在文學創作方麵遺傳了父親的說故事的能力,那麼他從母親那兒遺傳的便是敏銳和多愁善感的內心。婚後的安·夏洛蒂總是快樂不起來,她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沒有得到足夠的尊敬,家裏也沒有任何人給她帶來足夠的光榮。她不停地埋怨,埋怨丈夫對她不夠重視,埋怨孩子們對她偉大的自我犧牲不夠感激。直到巴爾紮克臨終之時,她還對她已經舉世聞名的兒子進行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抱怨和挑剔,以自己的“好意”來折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