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失去後,才知道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李存孝是個有前世的人,這意外著他比更多人理解什麼叫身外之物,什麼又叫患難之交。
人可以沒錢、沒地位、沒權利,但不能無情無義,沒有心是可怕的,即使你能獲得全世界,也沒有一個人會發自內心,會崇拜你。
看過許多大家作品,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大道無情的表現。
可是人終究是有情的,隻有極於情,極於愛的人,才能超脫九天。
因為無情,固然可以無所顧忌,心冷如鐵。
但是,這個世界不需要無情的人來掌控,大道無情人有情,眾生心目中的神,應該是善良慈悲的。
因此,在各種信仰裏麵,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他們的“神”都是正義與慈悲的化身。
佛教,我不如地獄,誰如地獄,地藏王菩薩,佛法精通,但是沒有成佛的原因,就是他發過宏願誓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道教,女媧娘娘,捏泥土造人,采五色神石補天,這是大慈悲。
基督教,耶穌,也稱耶和華,以拯救世人為己任,寧願自身釘與十字架,也不向惡魔撒旦妥協。
伊斯蘭教,穆罕默德,代表和平與安寧,穆斯林認為他是真主安拉派遣到人類社會的最後一位使者,所有人尊稱他為“穆聖”。
隻有經曆過生死輪回的人,才知道這個世間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不是人們極度渴望的金錢、權利,這些東西,通過不懈的努力,總能夠得到。
但是有些東西,是無價之寶,失去了代表了永遠。
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美滿的愛情、真心的朋友,這些都是錢買不回來的。
人常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花開花落,代表了輪回,不管是誰,最終將化作一抔黃土。
李存孝正因為知道從頭再來的珍貴,所以他把親情、友情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
他認為,世間所有的東西,都能夠用金錢來衡量,但唯獨親人朋友不行,失去了一定會後悔。
擁有全世界,卻身邊沒有一個真心陪自己說話的人,那將是多麼的孤單寂寞冷,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還不如死了算了。
有時候,活著比死更痛苦,死,代表了解脫,一了百了,所有的事,都不再與自己有關係,一切將隨風而逝。
但是,人隻要活著,就要麵臨各種各樣的煩心事。
吳用對於李存孝來說,不僅僅是堪當大用的屬下,也是攜手共進的夥伴。
他不希望,大家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同變化,以前的關係,也漸漸轉變。
如果因為這些東西,讓友情變質,那李存孝寧願失去所用,隻為有一個人,可以真心的把自己當朋友,叫自己兄弟。
不知道為什麼總會有這麼多的感慨,李存孝雖然年紀還小,但他的心誌卻非常的成熟。或許因為兩世為人的原因,他一直把生死看得特別淡漠。
至於這個世上,其他人追逐的名利、財富以及權勢,在他眼中不屑一顧,沒有什麼意思。
他還是比較欣賞李太白的詩,豪邁灑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在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即便你成就非凡、事業有成,這又能怎麼樣,豈不知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麵秦始皇。
任憑你有翻江倒海、毀天滅地的能力,隻要不能超脫生死,那麼最終也是羽化成塵。
正因為親身體驗過,什麼叫做生死輪回,李存孝才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他注重感情,至於事業,更像他無暇間做的一個遊戲。
隻不過不同的是,這個遊戲給他帶來了財富,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也有點用處。
至少保證家人衣食無憂,幸福安康的度過一生,他覺得這就是金錢帶來唯一好處了。
這不是消極厭世,隻是人生苦短,沒有必要什麼都要力求最好,該放鬆的時候,一定不要工作。
丟掉多餘的包袱,輕裝上陣,更加能夠事倍功半,把所有的時間用在身外之物上麵,是非常不明智的。
即使你贏得了全世界,但當死神來找你的時候,身邊那些費了你多少心力拿到的東西,卻一件都帶不走,這是多麼的可悲。
李存孝相信隻要是個人,有他這種經曆,絕對能夠勘破紅塵,看淡生死。
當然,他不是在鼓勵大家,都無所事事,這個世上還是需要努力的。
隻有人人都不停地奮鬥,生產力才會進步,人類社會才能夠不斷地向前發展,文明才能夠一直在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