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附錄王大珩年表(3 / 3)

當選為北京市科協主席。

當選為中國儀器儀表協會理事長。

當選為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

參加中國衛星遙感地麵站建成大會。鄧小平為“中國遙感衛星地麵站”書寫了站名。

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全息術應用學術會議,任主席。

發表論文:HotographyinChina,WangDa-heng,WangZhi-jiang,HsuDa-hsiung,LiuBao-xiang,Proc.SPIEVol.683,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olographyApplications,Beijing,China(1986)pp.4-ll.

1987年72歲

積極努力使中國正式加入了國際光學學會(ICO),成為世界光學組織成員。

1988年73歲

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在政協會上提出了《應恢複政協中科協專組的意見》,促成在政協中恢複了“文革”前的科協組。

任第十一屆國際高速攝影及光子學學術大會主席。

代表我國出席國際空間年籌備及論壇會。

任國際空間年中國籌備委員會主任,組織有關單位參加國際交流活動。

1989年74歲

與著名核物理學家王淦昌共同向國家提出了《開展我國激光核聚變研究的建議》。此項建議得到有關方麵的批準,巳開始實施。

倡導成立了我國顏色標準委員會,並任主任委員。後經四年時間製成了我國國家級的顏色標準樣冊,並為我國國旗製定了法定顏色標準。

1990年75歲

擔任在北京召開的《光電子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主席。

1991年76歲

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會士(Fellow)。

1992年77歲

在中國科學院學部大會上,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院士)聯名向中央提出了《關於成立中國工程院的建議》。這一建議得到中央和國務院的批準,於1994年正式成立了中國工程院。

組織國際空間年在中國召開的空間遙感專業彙報會。

參加在華盛頓舉辦的國際空間年大會。

科學界舉辦《慶祝王大珩教授從事科研活動五十五周年》座談會。

1994年79歲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由王大斷發起,與21位院士聯名向中央提出了《關於加強我國儀器儀表科技發展的建議》。

倡議建立跟蹤國際計量科學發展水平的聯合實驗室。在這一建議的推動下,經有關方麵協調,成立了由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物理係及電子科學係、成都測試研究院和航天總公司計量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實驗室。

擔任在北京召開的《光電子科學與工程》第二次國際會議主席團中國主席。

1995年80歲

獲得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獎”技術科學優秀獎。

1996年81歲

與四位科學家一起以書麵建議的形式,提出設立國家級單原分子測控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議。在有關方麵的支持下’在清華大學設立了單原分子測控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以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名譽理事長的名義,赴台灣訪問並做學術報告。

1999年84歲

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01年86歲

聯名提出《抓緊時機振興我國航空工業》的建議。

2005年90歲

完成《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的建議。

2006年91歲

《關於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建議》呈送胡錦濤總書記,獲批複。

2007年92歲

提出建立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的設想。

2010年95歲

國際天文學會小行星委員會命名“王大珩小行星”。

2011年7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