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霍治的成績更差了,他經常向媽媽抱怨學的東西太難,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芹澤英索性對他說,你能學到什麼水平就學到什麼水平,不用跟人家比,也不用在乎老師說的。
她把兒子的努力都看在了眼裏。
兒子從小到大沒打過架,也沒和她頂過嘴,還會在放學以後幫家裏幹活。雖然在外人看來,這個男孩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可芹澤英卻認為,自己的兒子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強上一百倍。
她很知足。
兒子雖然成績不好,可他考上了大學。
芹澤英感到無比欣慰。
在兒子剛入學那幾天,芹澤英和丈夫特意將店鋪關了張,休息一周,一起陪兒子到大學報道。
那也是芹澤英第一次看到大城市的樣子。
一家人一起逛了商場,還逛了市場,那個城市人很多,天台市和它比起來,根本就是一個鄉下小鎮。
時間過得很快,一周過後,芹澤英便戀戀不舍地和兒子分別了。
一天不做生意,就一天沒有經濟來源,兒子上學需要錢,家裏還有各項開支,就算芹澤英十分想再和兒子待幾天,客觀條件卻並不允許。
雖說日子過得好了,可芹澤英還是要早起晚睡,日夜操勞。
她老得要比同齡人快得多。
為了兒子,她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她從沒給自己的奮鬥和辛苦劃上一個期限,她認為她人生的意義就是給兒子攢下足夠多的錢,給兒子娶一個漂亮媳婦,看著兒子成家立業,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她的理想隻實現了一半。
大學畢業以後,兒子在外地找了一份工作,可五年過去了,他都沒有女朋友。
每年過年或者放假回家,芹澤英都會著急地追問他:“你到底什麼時候才開始找對象啊?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你都這麼高了。”
說著,她就用手比出了一個高度。
霍治卻不緊不慢地數說:“你那是什麼年代,我這都什麼年代了,哪有人結婚那麼早的,媽,別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每次跟你提,你都這麼說,就不能給我個準信!”
“我這還不靠譜啊,放心吧,有朝一日,準給您領回來一個白胖白胖的兒媳婦。”
“你知道著急就行。”
年紀大了,芹澤英對生活的看法卻沒變,她一直堅信,隻要對生活充滿希望,那麼生活一定會還你一份驚喜。
真的是這樣嗎?
很悲哀的是,霍治還沒來得及履行他對母親的諾言,就歸西了。
二十五歲那年,他先於同齡人離開了這個世界。
芹澤英強忍悲痛,給兒子找了一個陰婆,為他娶了一房陰妻。
她生命中唯一的一縷火光就這麼熄滅了。
文字到這裏就結束了,艾琪看著這個名字,突然感覺很奇怪,霍治,怎麼這麼熟呢?
她把那些資料來來回回翻了十幾遍,卻始終沒發現能喚起她回憶的東西。
那個陰婆叫什麼名字呢?
霍治是怎麼死的呢?
他們家的具體住址在哪裏?
為什麼一到關鍵的地方,資料就一帶而過了?
艾琪產生了懷疑,這份工作,真的隻是一份普通的文字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