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莊頭又說了池塘的事,道:“咱們村兒人多,有閑勞力。昨天一說,便有十幾個願意幹的。我回去了,明天便讓他們開挖。此時秋季水少,也正是幹活兒的好時候。”
雲葉點頭,“這些事都拜托你了。我們忙,也不能時時過去。用工的事,你仔細記好,過幾日我過去看看,順帶給他們發工錢。你跟大家夥兒說一聲。”
說完,命春兒拿筆墨來,當場給雲爭寫了一封信。
信中問全家好,交代了六人的事兒,又讓派兩人過來指點種菜、搭棚子。
兩個人見事情說完了,收好信,也不敢多耽誤,便起身要走。
雲葉也不多留,打發王叔送走了兩人。
眼看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中午,雲葉做了午飯,招呼兩個孩子吃飽,自己也吃了,便打算進城去看看。
鋪子的事也要搞定才好,若實在不行,便問問丁陌文,不如把他那店盤過來,反正也閑著呢。
雲葉招呼衛萍過來,吩咐好好看著兩個孩子,說自己要進城去找鋪子。
衛萍聽了,道:“是,夫人。讓王叔和春兒幾個跟著,早去早回。我跟主子發信,你們一起回來吧。”
雲葉點頭,“好。若是碰上了,便一起回來。”
雲葉進了城,直奔牙行。
那牙行老板一看雲葉,便有些不好意思,“寧夫人,還沒有鋪子。”
雲葉又到其他幾處牙行問了,都沒有合適的,正有些氣餒,想著幹脆去找丁陌文,王叔突然道:“夫人,爺過來了。”
雲葉轉頭,果然寧寒正下了馬,大踏步過來,見雲葉興致不高,便知道事情未成。
抬手握了雲葉的手,寧寒問:“還沒有找到合適的?”
雲葉點頭,“有幾個,我看倒有些太小了。”
當時跟寧寒置氣呢,想著自己也沒有什麼錢,便開個小館子,現在倒有些改變想法。
既然有心和好,再跟寧寒分得那麼清,倒壞了夫妻感情;自己開個小吃店,會不會他麵子上也不好看?
再說,京城裏的南北小吃已經夠多了,不如自己幹脆開個高檔些的!
京城有錢人多,世家大族、老臣新貴、往來客商……全天下有錢的人都聚集在京城了。
再加上寧寒在朝堂的威儀和名望,自己開個京城最高檔的飯館才是正途!
自己前世便是雲氏集團的當家人,雲氏旗下的館子都是高檔飯館,自己更拿手的其實是高檔宴席!
剛到岸上村,事出無奈才擺地攤賣小吃。此時到了京城、身後有寧寒,若還是如此,倒沒必要了!
所以,雲葉這幾天思來想去的,心中想法完全翻了個兒!
寧寒道:“若是一時找不到,我們自家的鋪子便換了吧。糧店利潤不大,若是建了酒廠,我看零賣也無必要。還有布莊,咱們多是供大軍所用,百姓用的本就不多。”
“若是把布莊還有染坊搬到西南,布莊也可以不開了。咱們府上所開的糧店和布莊都是連著的,也有六間門麵;把牆打通了,院子倒也不小。”
“不過打個井就是了。還有,雲葉,若是你願意等,咱們推到蓋成三層,開個排場的大館子,你看如何?”
寧寒想起雲葉那天,站在十香園對麵癡癡看著的情形,寧願相信她是在羨慕丁陌文的三層大館子!所以,才有此一說的。
雲葉聽了寧寒的一番話,眼睛一亮。
若是真能實現這個,可就太好了。
糧店跟布莊靠零售,利潤可跟飯館不能比!再加上酒廠用糧、染坊南遷,在京城繁華之地開糧店和布莊,果真沒有太大必要。
若推到重蓋,三層下來可有不少麵積。
一樓大堂、二樓包間,不僅可迎接散客,更可承辦宴席。
雲葉前世久居京城,對於京城的居住可是深有體會。無論哪朝哪代,京城居大不易,都是必然的。
京城人口集中,婚喪嫁娶、生辰做壽、老鄉聚會、同窗喝酒……每天的宴席不知道有多少!
特別是婚娶之事,不少官員之家院子十分窄小,客人多了,根本坐不下的。都要三四遍宴席方能招待完,哪有在高檔館子裏請客體麵又省事兒?!
雲葉想到了承辦宴席這個大生意,隻是,要改變人們在家裏辦酒的習慣是個大問題!
不過,不怕,隻要上層有人做,下層便有人學!以後形成了潮流和習慣,自己家的生意不要太火哦!
想到這裏,雲葉一笑,道:“好!就這麼辦!我們現在過去看看鋪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