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擁有創業的夢想(1)(1 / 3)

夢想創造事業

誰都不能否認夢想對一個人的影響力。

任何成功者,無一例外都是對未來充滿憧憬的人——巴菲特,從小就對經商有著濃厚的興趣,13歲就立誌要成為一名商界奇才;約翰·洛克菲勒,自懂事起就立誌要開創自己的財富,以至於他7歲時就知道將在教堂做詩童的薪俸,以7厘的利率借給朋友,賺取利息……

同樣的,蓋茨也是一個從小就有著非常清晰的夢想的人。

微軟的成長是一個商業上的奇跡:一家新興企業居然能夠擊敗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成為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而完成這一過程前後還不到20年。更為重要的是,微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財富和創造財富方式的傳統看法。傳統觀點認為,土地、廠房和機器設備等有形的東西才是財富創生的源泉;而微軟的成功則證明:和有形的物質資源相比,無形的觀念和創意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要關鍵得多。在人類曆史上,純粹通過人的思維創造了如此多的財富,這還是首次。

而這一切,最初都發端於蓋茨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

11歲那年,比爾·蓋茨進入以管教嚴格而著稱的西雅圖湖濱私立中學。

可以說,湖濱中學對比爾·蓋茨的人生有很大影響,他在這所學校裏如魚得水,也正是這所學校使他的天才真正得以發芽、生根、成長。在這裏,他做成了他的第一筆商業交易,創辦了他第一家贏利的公司。也是在這裏,他遇到一夥與他一樣的計算機天才小子。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正是這些人率先加入了他締造的微軟帝國的十字軍。而湖濱中學也因為有過比爾·蓋茨這樣的學生,被譽為“微軟的搖籃”,在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風光無限。

在比爾·蓋茨入學的第二年,湖濱中學做出了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決定:讓有興趣的學生學習電腦。當時,高達數百萬美元的售價,使得隻有政府、大學和大公司才能買得起“電腦”,雖然湖濱中學是一所很富有的私立學校,但對如此高昂的價錢仍無法承受,於是學校決定先買一台價格相對便宜些的電傳打字機,學生們可以在電傳打字機上輸入指令,讓它通過電話線與一台PDP-10微型電腦聯網。比爾·蓋茨、保羅·艾倫和肯特·伊文斯是湖濱中學最早一批電腦迷,這些男孩子對電腦可謂是一見鍾情;一接觸到這種玩意兒,就愛上了它,並且終生不變。

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的情形讓比爾·蓋茨終身難忘:一天,數學教師保羅·斯托克林帶學生們參觀電腦房,他讓比爾·蓋茨試著在機上輸入幾條指令,沒想到這些指令的結果立即從PDP-10型電腦上傳回來了,這使比爾·蓋茨大為驚訝且深受震動,心裏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感。

湖濱中學是當時美國最先開設計算機課程的學校,學校的計算機房對幾個優秀的學生尤其是比爾·蓋茨來說,已經成了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這裏仿佛有一個強大的磁場,時刻都吸引著這幾個男孩子的魂魄。這台老式的機器成了比爾·蓋茨通向新世界的一扇大門。蓋茨的一生以這台機器為分界線,以前和以後迥然不同。那時,比爾·蓋茨也許做夢也不會想到:電腦這個新鮮“玩意”,在不久的將來竟給他帶來如此巨大的財富和聲譽。

因為還有其他一些人和他一樣對計算機房非常著迷,他不得不和別人一起共用這台計算機。漸漸地,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肯特·伊文斯成為莫逆之交。隻要一有空閑,3個人就會擠進這間小房間,互相學習,貪婪地汲取著計算機方麵的知識。

聰明好學的比爾·蓋茨平生的第一個電腦程序,就是在學校的電腦房裏編寫出來的,是一種叫“三連棋”的遊戲。他和艾倫在一個打字機式的鍵盤上輸入他們的棋路招法,然後坐在旁邊等候一個速度很慢且噪音很大的打印機把結果打印在一張紙上,緊接著,他們衝過去看是誰贏了,或是決定下一輪的走法。當然,他們的主要興趣並不是在下棋的輸贏上,而在對電腦的駕馭的熟練程度上,為此,他們在這上麵耗費了自己的大部分休息時間。不久以後,他們又編出了一個登月的遊戲,根據程序設定的遊戲規則,登月者的登月船會因耗盡燃料而在月球表麵撞毀,要求遊戲者在這之前進行一次軟著陸。

年僅13歲的比爾·蓋茨編寫的軟件程序,雖然帶有遊戲性質,但卻是他真正地全身心投入電腦革命事業的開始。這種遊戲活動,看似簡單,卻顯示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智慧和知識的有效結合。

蓋茨和艾倫不僅花大量的時間一起在計算機房操作計算機,而且他們也非常關注計算機未來發展,還經常討論有關未來計算機技術的問題。他們在計算機中心公司的計算機係統中發現了病毒,這對比爾·蓋茨和他的夥伴們來說是一個極具刺激性和挑戰性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擁有廣闊空間的探討領域。他們把發現的問題逐一記錄,彙編成冊,並給這個冊子取名為《問題報告書》。在大概6個月的時間中,這本《報告書》已增至300多頁。蓋茨和艾倫不僅找到了“病毒”,而且還得到了很多那些對他們進一步了解計算機操作係統和軟件有幫助的第一手資料。艾倫曾經敦促蓋茨收集那些已經沒有用的數據資料,這樣,他就能夠去琢磨那些由白天上班的人留下來的,或者扔掉的那些也許是極重要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