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隻知其一(1 / 2)

第三十四章隻知其一

三行路

早晨七點多的校園很是冷清,路上沒有幾個行人,剛來這座城市時,溫嶺很不適應這裏的生活節奏,冗長,悠閑,像個暮氣沉沉的老人,一點也沒有個大城市的樣子。城市,是溫嶺心中的一個結,因為在乎所以抱怨,因為向往所以挑剔。在他的日記本上,曾寫過這樣一首名為《出發》的詩:

A

清晨的木籬笆

悄悄的準備出發

沒有叮嚀的行囊

是那樣飛揚

太陽啊,同我踏上征程吧

路邊那朵倔強的向日葵

請你照顧我的媽媽

B

人,一個人,又一個人

各種聲音、氣味、顏色,和

欲望

這是比原始更粗野的森林

血管中的膨脹,兒時的狂想

此刻,一切的一切

就在我麵前

來吧!讓我們一起沸騰

……

繁華,隻是城市的表象,正如真正令一座大學富有的不是有多少大樓。那麼什麼才是城市的本質?溫嶺曾經想過,也許就是人,數也數不清的人,人多的地方機會就多,運氣就多,財富就多,希望就多,當然罪惡也多。他看了太多的鄉親拋卻那一汪青山綠水和家裏的熱炕頭,在城市裏苦苦求生,如蛆如蟲。你說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那太高太遠,至少那不是鄉親們的夢想。那究竟什麼讓他們如此義無反顧?也許是虛榮,也許是從眾,也許隻想留下點什麼證明自己來過,也許隻是為了說服腔子裏那顆不安分的心,又或者什麼也不為,就想見見世麵,畢竟有人過上了城裏人的體麵生活……他們沒有看到,大多數村人就像離了土的苗,悄無聲息地腐爛著,從超市貨架上的有機蔬菜到買一送一降價處理,最後變成垃圾箱裏的紅紅綠綠。盡管如此,鄉親們還是一撥又一撥地湧進來,他們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至少,在某一方麵,他們還是很出類拔萃的。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哪怕在這個城市最隱蔽的旮旯裏,也有無數個同行在毫無操守地與自己爭食,他們才意識到,原來城市夢裏還有個詞彙,叫競爭。

與其說是將近二十年寒窗苦讀的培養,還不如說是兒時日出而作的生物鍾讓溫嶺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他繼續走著,不過他開始研究每一個遇到的路人,在見到韓玉之前,他需要隨便想些什麼讓自己狂喜的心平複,因為他向來不做情緒的奴隸,越是大事越是如此。

第一個:早餐攤老板

沒興趣,盡管溫嶺出身晉商之邦,但他對做生意一點也不感興趣,尤其是這種做小本買賣賺辛苦錢的。

第二個:晨練的國防生

沒興趣,溫嶺的身體素來不好,也不是有病,就是沒精打采,弱不禁風,以至於他看到太強健的體魄,會有不自覺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