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5月在銀川會見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時指出,中國國有企業能夠搞好,就在於像常德傳一樣培育出了以許振超為代表的金牌團隊。金融危機來襲,國有企業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青島港和常德傳之於改革開放的中國,無疑具有標杆意義。這種意義就是青島港為國家、為人民貢獻了財富。當全球經濟在金融危機中急速滑坡時,青島港這個具有117年曆史、23000多人的國家特大型港口,經受住了考驗,煥發出應對危機的巨大能量,實現了吞吐量從2000萬噸到3億噸的世界第七大港的跨越,為國家創造了上千億元的海關關稅稅源和上百萬的就業崗位。這種意義更在於常德傳帶領青島港為人類貢獻了一種精神、一種人格的力量。3月,陳建國同誌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文獻與研究》第6期刊登的《青島港常德傳同誌話國企》一文上批示:“青島港能搞上去,靠的是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責任心。工人們都說常德傳同誌幹起工作來是‘拚命三郎’‘不要命’‘不怕難’、‘不怕事’。其實,無論幹什麼工作,都需要這種‘三不’精神。”

以常德傳同誌為首的青島港領導班子,始終堅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實幹興港,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幹給一級看,用真理的力量啟迪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激勵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溫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建設了一個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具有共產黨人之德和市場經濟之才的領導班子。這種和諧的力量,正是今日青島港成就輝煌的靈魂。常德傳是山東人的驕傲,是寧夏企業家的榜樣,是實踐科學發展的楷模。

對寧夏來講,因為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薄弱,自然條件惡劣,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以國有骨幹企業作支撐。我們的事業需要更多像青島港這樣的先進典型,需要更多像常德傳同誌這樣的優秀企業家。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以常德傳同誌為榜樣和標杆,切實發揚“三不”精神,每一位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都要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忠實實踐者和堅定執行者。希望全區幹部群眾,尤其是國有骨幹企業,一定要樹立信心,振奮精神,知難而進,逆勢而上,以“小省區能辦大事情”的豪邁激情,自加壓力,奮起直追,為實現寧夏經濟跨越式發展繼續譜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

危機彰顯品質,時代呼喚典型。在當前形勢下,大力宣傳推廣青島港應對危機、科學發展的先進經驗,對於正確認識新形勢、應對新挑戰,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後勁,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在《常德傳印象》一書付梓印刷之際,應該讓更多的寧夏人,尤其是寧夏的企業家們認識常德傳,了解常德傳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經驗,感受到常德傳的人格力量。希望寧夏的企業家走進常德傳的精神世界,也希望《常德傳印象》一書中集中彰顯的常德傳這位青島港掌門人謙卑的姿態、“宰相”的氣度、超人的勇氣、非凡的膽略、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的精神,走進寧夏企業家的心靈家園,共創寧夏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篇章。

楊春光

2009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