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青春正能量:懂得取舍才能少走彎路(2)(1 / 2)

觀眾對胡蝶的喜愛讓她獲得了更多的機會,她成為了《朝聞天下》的女主播。胡蝶在《朝聞天下》中首次亮相就受到了好評,被觀眾稱為央視最美女主播。其實,胡蝶第一次要播《朝聞天下》時非常緊張,為了避免出錯,她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直到淩晨3點才睡下,而6點就開始了第一次直播。因為睡眠不足再加上緊張,在播報一條新聞時,胡蝶發現自己突然發不出聲了,還好嚇出一身冷汗後硬是把聲給發出來了。

央視改版後,對主播的要求更高了,新聞頻道的新聞量也增加了很多,作為新聞主播的胡蝶要付出的努力就更多了。

坐上央視知名欄目主播位置的胡蝶,沒有被成功衝昏頭腦,依然那麼冷靜,她心裏清楚地明白自己依然是個新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央視優秀的主持人多不勝數,自己能做的就是虛心地學習,不斷地努力進步。

這就是胡蝶,一個美麗、勇敢、理性的主持人。她用自己的奮鬥贏得了自己今天的位置,她用親切的語言感染了眾人。

正能量之三:真誠是一輩子不貶值的財富胡蝶在熒屏上展示給觀眾的是漂亮、清純,美麗的眼睛透著善良與真誠與親切。她被觀眾稱為“平民主持”。

胡蝶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寫的女孩出嫁的對聯“製奩助妝出閨閣,往返高歌必成章”至今仍在漢水兩岸流傳著。胡蝶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就喜愛學習,本性樸實善良,良好的家庭教育讓胡蝶勤奮、低調、純淨而平易近人。

胡蝶親切的主持風格使《朝聞天下》一下子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使新聞變得更加親切,更加人性化。其實,在北京電視台的時候,胡蝶就經常深入基層采訪,與編輯一起剪片子、寫稿子,風雨無阻地奔波於學校、社區、企業、村鎮,采訪群眾的衣食住行,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因為胡蝶深知:新聞來自於生活,隻有深入到新聞現場,才能真正地對新聞有所感觸,體會老百姓的心聲,真正挖掘到真正的新聞。正因為如此,北京的觀眾稱她為“我們平民的主持”。她把播出的新聞融入了自己在現場的真實感情,一條條的新聞變得生動鮮活。新聞界的專家也給了胡蝶很高的評價:“作為新聞主播的胡蝶,經常以出鏡記者的身份出現在新聞現場,打破了長久以來主播隻在演播室播報而不出現在新聞現場的傳統慣例,以可貴的精神探索采編播相結合的新路子。”

胡蝶主持《朝聞天下》每天早上6點開始的三個小時的直播,很辛苦,每天淩晨三四點就要往台裏趕。早上觀眾以聽新聞為主,要求語言清晰明快;與評論員交流、點評時要求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語言功底。胡蝶為了有好的狀態,晚上基本八九點就睡覺了。

有人曾問胡蝶:觀眾希望主持人更親切,更平民化,這與你的漂亮臉蛋似乎不易兼容。她回答說自己出身於平民家庭,生活的基調就是平民化的,而且她總能從老百姓身上體會到一些溫情的東西,並把這種情感帶到節目中。她曾利用工作間隙,采訪製作《反式脂肪酸調查》《保護野長城》《故宮裏的星巴克》等新聞短片,宣傳綠色生活與文物保護。胡蝶作為秦嶺環保形象大使,出差帶自己的毛巾,洗澡時地上放盆接剩水,再用這些水衝廁所……她自己認為這些做法很平民,但是也很時尚。

再美麗的語言也比不過一顆真誠的心。有一次,節目中直播了一個不孝順的女兒把重病的母親獨自丟在醫院的事,播這條新聞的時候,胡蝶盡力抑製自己激憤的心情。節目結束後,胡蝶親自去醫院探望了幾次這位被女兒拋棄的母親。她曾多次捐助白血病患者,空閑的時間她還會在電視台的大廳裏等待捐款者,向他們表達真誠的感謝。

看到有關家鄉貧困大學生的消息後,並不富裕的胡蝶當即聯係當地的婦聯組織,資助了兩名貧困的漢中籍女大學生,直到她們大學畢業。汶川地震時,陝南漢中部分地區也遭受了災害,胡蝶積極地聯係捐助,並親自參加賑災義演,在炎炎烈日之下,為災區的群眾做義工,陪伴他們渡過難關。

胡蝶把責任、真誠和親和作為自己的事業和人生的追求,用她的善良和溫情幫助了很多人。這就是胡蝶魅力的所在,她向無數的人證明著這樣一個道理:真誠而富有親和的女人更美麗。

言論

獲獎感言

又一次站在這個舞台,突然有了一種新的感悟。腳下的這個箭頭,仿佛是我們人生的坐標。身旁有朋友們給予的力量,前方是老師們塑造的榜樣,我終於明白了,箭頭為什麼要衝向前方——那是未來,那是沒有終點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