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訊》是直播節目,對主持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李梓萌虛心向一些主持前輩學習,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播音技巧。她曾經在直播時犯過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天是2月14日,西方情人節,編導們用心將豐富的素材用巧妙的編輯方式以及精彩的語言,呈現給觀眾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節日氣氛,李梓萌在直播台上也毫不例外地被感染,當鏡頭切到李梓萌身上時,她自然而然地說了一句播報稿上沒有的話“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節目結束後出了直播間,製片和主編都在用責備的目光看著李梓萌,此時她才意識到犯了大錯誤,李梓萌把自己放在了觀眾的角色中,而在播音台上的她,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聲音,情人節是舶來品,並不是中國的節日,她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對於自己的錯誤,李梓萌誠懇地接受了批評,時刻提醒自己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幸運的李梓萌在2006年成為了《新聞聯播》新的播音員。為了進一步提高播音水平,李瑞英、張宏民、李修平成了她經常請教的對象。
有一次李梓萌上節目時穿的衣服扣子位置較低,李瑞英發現了,就告訴她:“你的這件衣服很漂亮,但扣子的位置不合適。”李梓萌知道後立刻換了一件扣子位置合適的衣服。曾經有聽眾給她寫信說:“你在熒屏上顯得太年輕了,主持《新聞聯播》節目最好成熟一點。”為了顯得成熟一些,李梓萌冥思苦想,試了很多發型,最後在頭上戴了個發套,看上去果然成熟多了,迎合了觀眾對她的形象要求。
現在的李梓萌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熟冷靜的播音員,對此她說:“有李瑞英等老師和許多觀眾的關心,我感到心中有一股暖流,對我做好播音工作有很大益處,我的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許多熱心人的厚愛和幫助。”
正能量之三:有自己的風格才能無所取代
從《國際時訊》到《新聞聯播》,李梓萌在不斷地成長,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時尚、大方、親和。得到了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被觀眾稱為“美女主播”。
《國際時訊》播出後,李梓萌的知名度得到了空前提高,贏得了觀眾的認可,甚至有不少專家稱,她的播音突破了傳統播音的嚴肅性和規則性,賦予了播音新時代嶄新的內涵。很多觀眾都認可她親切自然的主持風格,認為這是她區別於其他主持人的特色。節目中的她總略微傾斜地坐在桌前,表情親切自然,語言輕鬆活潑,好似一個身邊的朋友把今天發生的新鮮事向你娓娓道來。當然眾口難調,也出現了不同評價,“眉毛挑得太高”“晃來晃去的,都快從屏幕裏跳出來了”,有的觀眾認為她的動作和表情有些誇張。當觀眾逐漸熟悉了這一切後,她個人所具有的獨特風格,也逐漸被更多的觀眾接受了。
擁有自己的風格是李梓萌的追求,她曾經說:“我一直在尋找著一種個人的獨有的風格,做播音這行,不能隻當一個傳聲筒,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理解進一步地加工,把它真正變成我的新聞。隻有這樣,從自己口中播出的新聞才能有一種人情味兒,更為觀眾所接受。”
李梓萌工作的時間久,而她本來就缺乏睡眠,休息的時間也就變得越來越少了,但是她已經習慣了晚睡早起的工作時間。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最痛苦,睡覺的時候還沉浸在工作狀態中,躺在床上睡不著,早上起來卻又非常疲倦。她告訴自己必須要堅持,終於一個月之後,她開始逐漸適應了這種節奏。
經過多年的努力後,李梓萌迎來了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擔任中央電視台金牌欄目《新聞聯播》的播音員。李梓萌從未奢望過可以成為《新聞聯播》的播音員,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幸運,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壓力也特別大。因為是直播節目,要麵對中國的億萬觀眾,不能出任何的差錯。在直播前的幾次演練中,她一直找不到感覺,心情緊張的她對自己的表現一再地否定,心情沮喪低落。她給一向信賴的父親打電話訴說心中的苦悶,父親讓她不斷地嚐試著找找感覺,就像她幼時學遊泳的時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