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土隻得又把她召回來。750年,貴妃偷了二十五郎(分阝)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事發,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雲:“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詩叩彈集》卷五)就是詠此事的。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時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之謠。(《楊太真外傳)))李肇說:“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唐國史補》卷上)杜牧《過華清宮》詩雲: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關,無人知是荔枝來
(《中晚唐詩叩彈集》卷六)
就是詠嶺南貢荔之事,後世嶺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據說得名於此。
天寶中年,範陽節度使安祿山立過邊功,深得玄宗寵信,令楊氏姐妹與祿山結為兄妹,楊貴妃則認祿山為幹兒子。祿山以入宮謁見幹娘為名,竟明目張膽地**起楊貴妃來。
楊貴妃能詩,《全唐詩》收有其《贈張雲容舞》一首雲: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梟梟秋煙裏。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這是以女人寫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煙芙容,若隱若現;複比之嶺上風雲,飄忽無定,更比之柳絲拂水,婀娜輕柔,襯以羅袖動香,可謂出神入化。在詩詞中反映楊貴妃的故事是很多的,杜牧《過華清宮絕句》雲: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眾芍藥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間帝王的淫威勝過天上玉帝。為救宋單父,芍藥仙子也顧不得理論功過是非了。這一夜唐明皇與楊貴妃,醉臥華清宮。芍藥仙子便連夜赴驪山開放。
楊貴妃說:“臣妾為你徹一壺茶,是今年開春大臣敬貢的龍井。“唐皇說:‘”愛妃,好,快。“楊貴妃便徹了一壺龍井茶,小心翼翼的端到了唐明皇李隆基麵前,”皇上,茶好了。”唐明皇摟著楊貴妃那豐潤的胳膊說:’“愛妃,真好喝,以後天天給朕徹茶。”
次日清晨皇與貴妃宿酒初醒,更是驚異不止,便攜手並肩同賞芍藥。唐明皇本是**天子,楊貴妃正是專寵得意之時。明皇便親折一枝芍藥送到貴妃麵前,貴妃含笑嗅其香,觀其豔。唐明皇見愛妃如此怡悅,便說:“不隻是萱草能使人忘憂,芍藥的花香色豔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從唐明皇一句話以後,用芍藥花香來醒酒的風氣便風靡一時,朝野上下,凡有宴飲必定將各色芍藥折下,入在海盤之內,擺在餐桌中心。
為君王、嬪妃、達官貴人們一笑,芍藥便淪到了劫難之中。
人們終日沉浸在傳杯把盞、燈紅酒綠的歡樂中,卻忘了種花的宋單父,這位給人間帶來萬紫千紅辛勤耕耘的老者,隻是免於一死,便是最高的獎賞了。
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馬嵬坡上的芍藥、百花、百草,隻是冷眼看著那帝王夫婦的生離死別了。
大唐盛世,他為君,她為妃,她為他舞一曲《霓裳羽衣》,他為江山賜她一死。他說來世,寧做庸君,決不負你。
又是三世輪回。
已是南唐,他為君,她成了她的後,他們傾力補全《霓裳》殘曲,以為亦可彌補前世遺憾。然一念之差,國亡君擄,他仍是,負了她。
緣起緣滅,不過是一場:林花謝了。又或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至少,我可以記住你最美的樣子。至少,我不會背叛我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