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波施(4)(1 / 2)

“這個情況說明,這就是在我們使用鐵礦石作催化劑所進行的曆次試驗中為什麼會得到反麵結果的症結所在。因為鐵礦石裏,多多少少總會有一些硫化鐵的成分。”波施在米塔什博士解釋後,又補充了一句。

哈伯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排列整齊的催化劑圓柱。

用這樣簡陋粗糙的裝置居然能夠得出如此令人神往的實驗結果!

就這樣,催化劑的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既然找到了便宜的催化劑,現在就可以放手大量地生產了。

但是,製造催化劑圓柱的材料問題怎麼解決?怎樣才能找到一條出路呢?波施用心地觀察圓柱爆炸時從上麵崩下來的碎鋼塊,並把它交給克朗茨師傅。

“請您把這個小鋼塊切成幾個薄片,把表麵磨平拋光,達到像鏡麵一樣的光潔,然後請您交給我。”

克朗茨在門口差一點跟朗涅工程師撞了一個滿懷。

“這是分析數據,還是沒有發現氮在實驗中存在。”

“這說明沒有氮化鐵生成,”波施若有所思地在手裏翻動著那塊薄薄的金屬片,“朗涅,您瞧瞧,圓柱內部由於和氮氫混合氣體直接接觸,鋼的顏色已經變淺了。鋼的主要成分——珠光體已經毫無蹤影。但是它並非純鐵,而是一種質地極脆,又具有白色的物質。這可能是鐵和氫生成的一種化合物。”

一個突如其來的猜測使波施恍然大悟,他站了起來,“氫,當然是氫啦!

勞駕,請您從圓柱的內壁上用銼刮一點鋼屑下來,然後送給化驗室分析一下是否含氫。”

分析的結果完全證實了波施的推測。

這就是說,在高溫下氫氣滲入鋼中,並脫去鋼材中的碳,這時,氫與碳生成甲烷,而氫與鐵則生成質地很脆的氫化鐵。

“根據您說的這些,我們隻好放棄鋼材啦。”弗朗涅說道。

“您曉得還有什麼材料能夠代替鋼鐵嗎?根本沒有!”波施有點惱怒地說道,“我認為,問題在於應當改變一下它的結構。催化劑圓柱起兩個作用:

一是作為反應的容器,二是保證反應所需的壓力,能不能讓這兩種功能分開呢?”

“也許在圓柱內壁鑲一層襯麵會起點作用?因為有了這層襯麵就可以避免它再和氣體直接接觸了,對吧?”

“蒙一層襯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氫氣的擴散能力極強,甚至連最細微的小孔它都能鑽進去。因此,管中套管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朗涅,咱們從頭幹。內管用銅的,外管用鋼的。這樣一來,我們就保護住鋼材,使其不受氫氣的作用,從而也就使鋼能夠保持住原來的強度。”

但是,試驗未能奏效。銅沒有能保護住鋼,甚至換成銀的隔離管也無濟於事。

現在,大夥隻為一件事著急:如何使鋼管不受氫氣的作用?

在每周的星期五所舉行的例會上,討論的也是這個問題。而每星期六召開的公司生產會議上,中心議題也隻有一個:如何把催化劑圓柱改一改型。

在寒冷2月的一個星期六,人們的情緒是憂鬱的。

盡管做了各種各樣的改進,催化劑圓柱也隻能堅持3天。這期間如果順當,即便不爆炸也得把圓柱卸掉,扔到廢鐵堆去。實際上,爆炸仍然時常發生,所幸均未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因為這些試驗工作是安裝在過去生產氫氨化物的舊車間進行的。每隻圓柱都用一個特製的鋼筋混凝土圓圈圍起來,圈上蓋著鋼板,掩住“噝噝”作響的氫焰火舌,因為氫氣一旦與空氣接觸,轉瞬之間就會自行燃燒起來。

工廠現在像是一個軍事演習場,爆炸和失火此起彼伏。但是,試驗工作一刻不停,圓柱炸壞了,立即換上一個新的,研究工作照常進行。問題是每天才生產出400公斤的氨,而且每生產一公斤的氨,就要報廢一公斤的鋼。

盡管如此,生產仍然不虧本,因為氨的售價非常高。

但是,要使氨的年生產量達到上千噸的水平,就要求催化劑圓柱必須能夠持續使用幾個月,甚至使用幾年才成,而不能像現在這樣,隻能使用幾天就報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