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淬煉金毫(2 / 2)

或許那蛤蟆聖人,連張周府要在鴻蒙紫氣宮中得到這一番修煉的機遇,也都已經猜到,似他那等修煉到了妖聖級數的通天大妖,對於凡塵之中的世事,早已經洞明,能夠窺破到這其中的隱秘,也不是沒有可能,而那蛤蟆聖人乃是李蟾衣留在凡塵的妖身,自然也得了他的神通,雖然因為妖身的限製,不能飛升太虛,但在這一方世界,恐怕就是五大仙門掌教,也不敢絲毫小覷於他。

想到這裏,張周府不禁慨然歎息一聲,腦海中思緒萬千,不過片刻之後,他也就釋然,這一番變故早晚都無法避免,而且看情形,各大宗門似乎也早有預料,各自都在為那天災的到來準備,正如蛤蟆聖人所說,有人得道,便有人要隕滅,這是萬古不變的至理。

“我偏去管這些沒要緊的事情做甚,天道就算崩滅,我的修為達不到渡劫仙人那等級數,恐怕也逃脫不得,如今便隻管修煉就是,再去苦惱這些遙不可及的事情,實在太過愚鈍!”

拋開那些常人無法琢磨的瑣事,張周府這才沉下心神,開始按照“吞蛤大法”中所記載的修煉法門默默運轉起來,妖族修煉所需的天地靈氣,都是同一種屬性,隻有修煉某種法術的時候,按照某種特殊的法門,吸攝不同類型的天地本源之氣,這與道門的修行,還有一些差別。

道門修煉,都是按照各家門派所藏納的功法修煉,似劍修門派,修煉的乃是庚金之氣,以此淬煉真元,凝聚劍氣,才能足夠的堅韌,否則劍氣中沒有庚金之氣,那修煉劍宗法門,威力便要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何別家門派雖然能夠以法力凝聚劍氣,但威力比之專修仙劍的門派,要差了許多的緣故。

而妖族在凝聚體內精氣之前,都要吞吸天地靈氣,在體內孕育一道本命精元,所以不論妖族修煉的法門有何差別,他們所凝聚的法力,卻是相通的,隻有一些修煉雷法的妖族大能,卻需要特殊的雷罡之氣淬煉體質,否則便不易掌控。

還有一種,則是太古神魔之類的法門,淬煉太古凶猿之身,體內血脈也是繼承自太古遺留的神魔之血,這一類強者,修煉妖族法門,以全身精血催動法力,更不受天地元氣的限製,當初蛤蟆聖人也是因為這一點,才去尋找神武大帝,想要參悟對方的猿魔真身訣,隻可惜神武大帝不似蛤蟆聖人這般大度,兩頭大妖之間產生了誤會,以至於神武大帝一怒之下將蛤蟆聖人李蟾衣封印在了萬妖洞之下,不過這兩頭大妖都有成道的機緣,雖然李蟾衣比是神武大帝晚了數千年,不過,在大道之前,這些時間便好比彈指一揮,一瞬即逝。

正因為妖族許多法門用來修煉的本源都是天地靈氣,所以各大妖族的法門才能共存,隻是礙於妖族修士的神智不夠完善,所以在道法的領悟之上,比起其他三大宗門來,卻要差了許多。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層緣故,所以對於那些開啟了靈智的妖族來說,往後的修煉,才會更加容易一些。

張周府將“吞蛤大法”運轉了三十六個周天循環,體內的猿魔氣血似乎受到這股法力的牽引,不由地顫動了起來,一股股氣血散發開來,內中蘊含的妖氣竟也衝開了法力的禁錮,衝出了體外。

張周府修煉猿魔真身訣這麼長時間,對於妖族法門的修煉也掌握了許多,而且這“吞蛤大法”與“猿魔真身訣”乃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分別為兩大妖族大聖蛤蟆聖人李蟾衣以及神武大帝所創,這兩妖之前還都是師兄弟的關係,所以受到兩人之間的影響,這兩大妖族無上法門之間,也存在著某種大同小異的共同之處,尤其是“吞蛤大法”前半部分,與猿魔真身的修煉,並無多少差別。

不過,要是讓張周府再變化出蛤蟆真身來修煉這門功法,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了,他之前修煉猿魔真身訣,體內的血脈便已經繼承了太古凶猿的傳承,如果再換去蛤蟆一族的血脈,那便要走許多彎路,畢竟這兩種血脈不能共存,所以張周府隻消感悟“吞蛤大法”的修行法門已經妖法運轉的途徑,以猿魔真身的氣血催持,亦無不可,隻是這一門功法的成就,恐怕就未必能夠及得上猿魔真身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