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西班牙文:Cuba),標準名稱為古巴共和國(西班牙文:Repúblicade 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它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以東,美國佛羅裏達州以南,牙買加和開曼群島以北,海地和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以西。
第一節 墨西哥灣的鑰匙——古巴地理風貌
古巴享有“墨西哥灣的鑰匙”的美譽,由於其國土的形狀酷似一條鱷魚,加之國內綠樹成蔭,因此人們又賦予它“加勒比海的綠色鱷魚”稱號。這個加勒比海上的美麗島國是如此令人著迷、令人向往,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和別具風情的亞熱帶海洋氣候使該島的風光別具一格。
古巴四季常青,植被極其茂盛,植物種類有8000多種,其中50%以上的植物都是古巴島上的特有品種。同時,它的生態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周圍海域裏生活著900多種魚類,陸地上棲居著4000多種軟體動物,叢林間飛翔著400多種鳥類。
1.地理概況
古巴位於北緯21.3°,西經80°附近,加勒比海西北部。東麵與海地相望,南麵距牙買加約140千米,北麵離美國佛羅裏達半島南端217千米。古巴國土由古巴島以及青年島等1600多個島嶼組成,是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島國,國土總麵積約11萬平方千米。
古巴有三大山係:東山係、西山係以及低中山係。東山係以馬埃斯特臘山為主,是最大的山係。西山係主要由崎嶇不平的山脈和岩溶地構成的丘陵組成。構成低中山係的則是幾條較低的山脈。在古巴中西部的廣闊平原上,分布著大量的牧牛場和煙草種植園,鬆木、桃花心木、椰樹和吉貝是主要的植物物種;動物則主要有蝙蝠、龜、鱷、爬行動物以及候鳥和齧齒動物等。
古巴全境大部分地區都屬熱帶雨林氣候,僅西南部沿岸背風坡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5℃,1月為最冷月份,5-10月為雨季,常遭颶風侵襲,其他月份為旱季。除少數地區外,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古巴島的最高峰是圖爾基諾峰,它位於馬埃斯特臘山脈,由三個靠近海岸的山峰組成,即古巴峰、瑞典峰和雷亞爾峰。其中最著名的是雷亞爾峰,主要由玢岩和石英閃長岩組成,海拔1974米。這些沿海的山脈大多是珊瑚石灰岩地貌,山勢雄偉壯闊,叢林遍布,是人們旅行的首選之地。
由馬埃斯特臘山脈北麓發源出了古巴最大的河流——考托河。該河全長約370千米,自東向西流經格拉瑪和聖地亞哥兩個省份,流域麵積達1.1萬平方千米,衍生出了薩拉多河、巴亞莫河等旁支。考托河的下遊是古巴重要的稻米、煙草和甘蔗的種植區,其間可通航,航程約112千米。
古巴交通四通八達,公路總長4.9萬多千米,鐵路總長14838千米。
古巴海運便利,有將近40個商業港口以及輔助港口,哈瓦那和聖地亞哥是最主要的港口。空運能力十足,有包括10餘個國際空港在內的20多個機場,能同40多個國家通航。
2.首都哈瓦那
古巴首都哈瓦那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港口。人口接近215萬(2008年),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20%。哈瓦那地處哈瓦那灣阿爾門達雷斯河岸,是墨西哥灣通往大西洋的門戶,戰略位置險要。哈瓦那占地麵積約740平方千米,由幾個衛星城組成,分別是瓜納瓦科阿、馬裏亞瑙、雷格拉、聖瑪麗亞·德爾羅薩裏奧。哈瓦那曾經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重要戰壕,也是西半球最大的海港。
哈瓦那建成於1519年,1898年成為古巴首都。作為海港,它的運輸量極大,可以容納遠洋巨輪,港灣底部建有連接兩岸的通道,全國一多半的進出口貨物都要經過此處。從這裏輸出的貨物主要有糖、雪茄和熱帶水果等。
哈瓦那是古巴的工業中心,既包括製糖、釀酒、煙草、紡織等輕工業,又包括冶金、造船、石油等重工業。作為全國的交通樞紐,哈瓦那的鐵路和公路非常發達。位於郊區的何塞·馬蒂國際機場,將古巴和世界人民緊密聯係起來。哈瓦那城中有不少風景名勝,比如建於18世紀初的教堂、建於1728年的哈瓦那大學,以及博物館、紀念碑等,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大多數中國人可能都是從這樣一句歌詞中認識哈瓦那的,“美麗的哈瓦那,那裏有我的家”。遊覽“美麗的哈瓦那”應該以首都哈瓦那為中心輻射進行。那裏的景點分布得很散,大致在老城區、革命廣場附近、海邊較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