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子宮出血

青春期子宮出血屬於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的一種類型。據調查,大部分女青年有不同程度的青春期子宮出血。

青春期子宮出血和卵巢的功能有關係。正常情況下,卵巢能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它們有規律的變化,從而使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改變。但是,青春期女青年的卵巢尚未發育成熟,卵巢——垂體——下丘腦之間的協調關係還不完善,使卵巢的功能很不穩定。又因為青春期女青年情緒容易波動,或因精神過度緊張、環境和氣候的改變、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等機體內外因素,均可影響大腦皮層對卵巢功能的調節。卵巢功能因而失常,排卵發生障礙,既卵巢的卵泡發育增大而不排卵。並不斷分泌雌激素,由於沒有黃體生成而不分泌孕激素。子宮內膜長期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過度增生,變得很厚。但因雌激素分泌的量又有很大的波動性,當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時,子宮內膜失去支持而脫落出血;當雌激素分泌水平上升時,子宮出血又停止。因此,臨床表現經血量多,月經不規則。

青春期子宮出血可表現為月經提前或錯後,或月經周期正常,而月經量過多或淋漓不盡。也可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頻繁,完全沒有規律。如果出血量多,出血時間長,常可引起貧血、頭暈、耳鳴、麵色蒼白、乏力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青春期子宮出血的治療原則是控製出血,調整周期,恢複卵巢排卵功能。止血可用己烯雌酚1毫克~2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5毫克,每2~4小時肌肉注射1次,血止後改用己烯雌酚口服,並逐漸減量,每3天減服1次,每次遞減原用量的1/3至維持量,每天0.5毫克維持20天。停藥2~5天後有撤藥性子宮出血,屬正常現象。己烯雌酚常引起惡心嘔吐,可同服維生素B6,以緩解其副作用。控製出血後,可用雌-孕激素調整周期,每日口服己烯雌酚1毫克,連續22天,於最後5天每天加黃體酮10毫克肌肉注射。一般經2~3個周期的綜合治療,患者即能自發排卵。如仍無排卵,可在此基礎上,於撤藥性出血的第5天開始,每天服克羅米芬50毫克~100毫克,連服5天,可誘發排卵。一般以3個周期為1療程。促排卵也可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於月經周期的第9~10天開始,每天肌肉注射1000國際單位~2000國際單位,連續5天。基礎代謝在正常範圍內或偏低者,可每日口服甲狀腺片0.03克~0.06克,每月用15~20天,經期停服,對調整卵巢功能及各種內分泌之間的關係有良好作用。

功能性子宮出血

子宮在沒有其他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由於性腺激素功能失調而引起的月經過多或淋漓不盡的現象,稱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中醫叫做“崩漏”。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臨床上以卵巢內排卵功能的情況,將功血分為無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兩種類型。

無排卵型功血多見於卵巢開始成熟的青春期少女和卵巢開始衰退的更年期婦女。主要表現為不規則子宮出血,有時先有數月或數周的停經,繼之子宮大量出血。有的僅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一般不發生痛經,出血多者可表現為貧血。

有排卵型功血多見於育齡婦女,尤其是產後或流產後更容易發生。分為黃體功能不全和黃體功能持續過久兩種。黃體功能不全常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不孕或早期流產:黃體持續過久的表現是經期延長、淋漓不斷。

不論何種功血,治療原則基本相同,即止血、調整周期和糾正貧血。青春期無排卵型功血患者,尚須促使卵巢恢複排卵功能。在治療中,首先要提高患者對本病的認識,解除思想顧慮,避免過度疲勞,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嚴重失血或休克時應立即補液、輸血及止血。刮宮止血常最有效,而且可以協助明確診斷。因此,除部分青春期少女外,不論何種類型功血均應行刮宮術。應用藥物止血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使子宮內膜脫落幹淨,可注射黃體酮;一種是使子宮內膜增生,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若配合抗血纖溶芳酸,6一氨基己酸、安絡血、維生素K、止血敏及中成藥紅孩兒片、毛猴子片、雲南白藥等止血藥物,一般都可以達到止血目的。功血病久,可引起嚴董貧血及盆腔感染,應給予補血劑與抗生素。對有排卵型功血的治療是促進恢複黃體功能,可在經前8~12天,每天肌肉注射黃體酮10毫克,共5天。對更年期婦女以調整周經,減少出血為主。首先應作分段刮宮,在排除生殖係統器質性病變和惡性疾患後,口服混合型製劑調整周期,如避孕片Ⅰ號或Ⅱ號。或甲基睾丸素5毫克,每日2~3次服藥3周,停藥1周,如無明顯副作用,可繼續周期用藥3~6月,以誘導閉經。每月用藥總量不得超過300毫克。對年齡較大、頑固出血、久治不愈,並有嚴重貧血或刮宮顯示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者,應考慮子宮切除術。上述藥物治療均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得濫用。因為治療內分泌的藥物很複雜,服用不當,會造成嚴重的月經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