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藥物因素。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
⑶不寧腿綜合征
不寧腿綜合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以成年人發病為多。症狀與體征分離,安靜狀態下表現嚴重,活動後反而消失。
症狀表現為下肢尤其是小腿有一種難以表達的特殊不適感覺,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運動,雙側同時受累或者在一側表現明顯。安靜時發作,在休息或入睡以後症狀會明顯加重,成為嚴重失眠的主要原因。
可在臨睡前用溫水洗腳,或用艾葉水洗下肢。按摩局部肌肉,以緩解症狀。
⑷腿腳抽筋
缺鈣時常會出現腿腳抽筋的情況。腿腳抽筋也會引起睡眠障礙,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補鈣措施外,在睡前還可用下述方法來減少腿腳抽筋的可能。
臨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5~10分鍾,最好沒過腳踝,可起到舒筋活血、解除痙攣的作用;將高度白酒加熱(不要燃燒),在經常抽筋的部位上下搓揉兩分鍾,要有一定的力度,使局部皮膚發紅即可,可以增加肌肉血液循環,減少痙攣的發生;用5%的鬆節油按摩常抽筋的部位,同樣能減少夜間抽筋的發生;睡前喝幾口白開水,增加睡前的舒適感,可放鬆神經,鬆弛肌肉,減少抽筋。
⑸夢魘
“夢魘”是指從惡夢中驚醒,醒過之後能生動地回憶起惡夢的內容。夢魘多見於神經質而又情緒不穩的小孩或成人。
心理學家分析,孩子做惡夢前大多有過心理矛盾,情緒焦慮;或因看了恐怖小說、電視、電影,聽了嚇人的故事而引起;或因腸寄生蟲病引起睡眠不適等等。當然有的惡夢與睡眠環境有關係。例如,房間太熱、幹燥或者睡眠姿勢不合適。如雙手壓在胸部,影響了呼吸。以及睡前喝水多,膀胱脹尿等也會做一些惡夢。
因此,為防止夢魘的發生,睡前應保持平和的心態,不看過於刺激的小說,影像,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小細節:橋式動作幫助入眠
如果你會在半夜醒來,並且難以重新入睡,你可以嚐試一下橋式動作。你必須先從床上起來,但這套動作的確能幫助你重新入睡。仰麵躺下,彎曲膝蓋,讓雙腳著地,腳後跟盡量靠近臀部,呼氣,讓手腳保持貼地,然後抬起臀部,讓臀部離地,用手托著腰部,雙肘支地,以幫助兩肩支撐身體。盡量抬起臀部,直到大腿和地麵保持平行。用外臂支地,擴展雙肩,盡量抬起雙肩到脖子這一部分。保持這個姿勢,30秒到1分鍾之後,呼氣,慢慢將脊椎降回到地麵。
⑹鬼壓床
有的人睡覺醒來卻突然發現全身不能動彈,可以聽見周遭的聲音及看到周遭的影像,卻發不出聲音,有時還會有幻覺。這種情形民間稱為“鬼壓床”,正確的醫學名稱是睡眠癱瘓症。
睡眠癱瘓症通常發生在剛入睡或是將醒未醒時,正是我們進入熟睡、開始作夢的睡眠周期。我們的骨骼肌除了呼吸肌及眼肌外,都處於極低張力的狀態,這時候若意識清醒過來,而肢體的肌肉仍停留在低張力狀態,便造成不聽意識指揮的情形。
其實睡眠癱瘓症並不少見,可以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和鬼怪無關,對身體健康也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通常在壓力較大、過度疲勞、失眠、焦慮情形下容易發生。試著學會自我調整,放鬆心情,正常作息就會減少發生的機會。